美专家:美军穿行台海几次与对华威慑力无关

《外交事务》长文描述台海危局和美中管控之道

  中评社华盛顿8月20日电(记者余东晖)佩洛西访台引发中方强烈反应,美方欲以美军舰机穿行台湾海峡作为回应。有美国学者指出,美军对华威慑力与其每年穿行台海几次几乎没有关系。美国最迫切的是在加强威慑的同时,澄清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

  康奈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即将在《外交事务》杂志9/10月百年刊号发表长文“中国陷阱:美国外交政策与零和竞争的危险逻辑”,指出美国决策者出于恐惧而过度专注于对华战略竞争,已开始消耗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仅将带来大国冲突危险,还可能破坏美国在世界上领导地位的可持续性。其中对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有不少论述。

  白洁曦指出,台湾是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地方,因为台北和北京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将台湾置于中美紧张关系的中心。美国支持台湾、威慑中国大陆的许多努力反而加剧了北京的紧迫感,让北京觉得有必要向台湾发出警告,以遏制不断增长的美台关系。

  白洁曦认为,尽管美国官方对台湾受到攻击时美国是否干预保持“战略模糊”,但中国的军事规划者预期美国将介入。美国旨在增强台湾抵抗力的许多行动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更多的是挑衅而不是威慑北京。

  白洁曦表示,这种由北京、台北和华盛顿相互促进的事态发展所驱动的行动与反行动循环正在加速恶化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

白洁曦指美军对华威慑力与穿行台海次数没啥关系 康奈尔图

  白洁曦观察到,尽管北京继续倾向于和平统一,但它越来越相信,采取强制措施可能是必要的,以阻止台湾永久分离的行动,并迫使台湾走向统一,特别是考虑到中国认为华盛顿对台湾的支持是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

  白洁曦指出,即使对中国军事和经济发展轨迹的信心使北京相信“时与势”仍在它一边,台湾和美国的政治趋势使北京的官员们对和平统一的前景越来越悲观。北京方面尚未制定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而且似乎也没有为这样做寻找借口。不过,美国支持台湾的高调象征性姿态特别有可能被视为一种必须予以回应的冒犯。

  本文撰写之时,佩洛西访问台湾,引发中方强烈反应,解放军在台湾附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演习和导弹试射。

  白洁曦对美国和台湾都将在2024年举行大选,政党政治可能会促使更多的努力来进一步挑战台湾的政治地位和推动“法理独立”的可能性表示担忧。她指出,有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民进党领导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游说华盛顿不要发表“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声明。今年3月,台北驻美机构向前国务卿蓬佩奥提供丰厚的访台酬金,蓬佩奥在访台时呼吁美国“在外交上承认台湾是一个自由和主权国家”。

  白洁曦指出,在台湾海峡之外,在空中或海上发生致命碰撞的风险也在上升。随着美中两军在东海和南海的近距离行动,双方都意图展示战斗意愿,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在增加。很难想象再发生2001年那样的撞机事件,双方还能找到解决方案。

  白洁曦强调,最迫切的需要与台湾有关,美国必须加强威慑,同时澄清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这意味着要确保北京明白,一场台湾危机的代价将有多大,将危及其更广泛的发展和现代化目标,但同时也要确保,如果北京不采取强制行动,华盛顿和台北都不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挑战极限。

  白洁曦指出,虽然布林肯等高官表态美国不支持台独,但拜登一再表示美国有防卫台湾的承诺,播种下了怀疑。在帮助台湾抵制胁迫的同时,华盛顿应避免将台湾描述为“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资产”。这样的声明让北京相信美国试图“以台制华”。

  相反,美国应该明确表示,它的持久利益在于和平解决两岸分歧的进程,而不是特定的结果。当他们强调北京如果升级对台湾的强制行动将会付出的代价时,美国的决策者也应该向台北强调,单方面改变台湾政治地位的努力,包括要求“法理独立”、要求美国的外交承认,或其他象征着台湾与中国永久分离的措施,都是具有反效果的。

  佩洛西访台后,中方强烈反应,被美方指责为“过度反应”。美方拟以“自由航行”作为回应。白宫国安会印太协调员坎贝尔日前称:“我们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地方飞行、航行和行动,这符合我们对航行自由的长期承诺,包括在未来几周内通过台湾海峡进行标准的空中和海上过境。”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秦刚指出,美方穿行台海只会加剧紧张局势。他对美国主流媒体的记者说:“我呼吁美国同事保持克制,不要做任何使紧张局势升级的事情。如果有任何损害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举动,中国都会做出回应。”

  这种针锋相对的行动与反行动可能让局势升级引起外交学界的担忧。

  白洁曦指出,由于北京和华盛顿不愿做出单方面让步而显示“软弱”,双方关系要想缓和,需要对等行动。双方将必须采取协调但单方面的步骤,以防止军事化危机。例如,如果中美双方达成默契,就可以减少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在不释放出行动信号的情况下降低温度。

  她写道:“终究,美国的威慑能力和台湾抵御北京武统能力与美军是否每年穿行台湾海峡四次、八次、十二次或二十四次几乎没有关系。”

《外交事务》长文描述台海危局和美中管控之道

  中评社华盛顿8月20日电(记者余东晖)佩洛西访台引发中方强烈反应,美方欲以美军舰机穿行台湾海峡作为回应。有美国学者指出,美军对华威慑力与其每年穿行台海几次几乎没有关系。美国最迫切的是在加强威慑的同时,澄清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

  康奈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即将在《外交事务》杂志9/10月百年刊号发表长文“中国陷阱:美国外交政策与零和竞争的危险逻辑”,指出美国决策者出于恐惧而过度专注于对华战略竞争,已开始消耗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仅将带来大国冲突危险,还可能破坏美国在世界上领导地位的可持续性。其中对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有不少论述。

  白洁曦指出,台湾是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地方,因为台北和北京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将台湾置于中美紧张关系的中心。美国支持台湾、威慑中国大陆的许多努力反而加剧了北京的紧迫感,让北京觉得有必要向台湾发出警告,以遏制不断增长的美台关系。

  白洁曦认为,尽管美国官方对台湾受到攻击时美国是否干预保持“战略模糊”,但中国的军事规划者预期美国将介入。美国旨在增强台湾抵抗力的许多行动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更多的是挑衅而不是威慑北京。

  白洁曦表示,这种由北京、台北和华盛顿相互促进的事态发展所驱动的行动与反行动循环正在加速恶化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