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来仪答中评:注意台湾问题白皮书十个方面
中评社华盛顿8月17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北京最新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美国台海问题专家葛来仪对中评社表示,有十个方面值得注意。她认为,中方选择在佩洛西访台后发布这个白皮书,旨在强化北京对台政策发出的现有讯息。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日前在回复中评社记者质询她对新白皮书的看法时指出,北京可能在几个月前就准备好了这份关于台湾的新白皮书。佩洛西访台为中方提供了一个发布这份文件的机会,以强化北京在对台政策方面发出的现有讯息。
葛来仪表示,她从这个白皮书中发现了十个方面值得注意的事情:
一,强烈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并回击其他国家质疑中国宣示一个中国原则已嵌入联合国的努力;
二,对民进党的尖锐而直接的批评,这在之前的白皮书中是没有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上一份白皮书是在民进党第一次胜选之前出版的;
三,提示在现任领导人之下“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什么样的;
四,坚持北京的政策是“和平统一”,而使用武力是最后的手段,尽管和平统一似乎也包括胁迫的工具。可能更准确地说,动武是最后的手段;
五,对美国的对台政策进行详细而严厉的批评;
六,重申统一与民族复兴的联系;
七,强调统一对台湾的经济利益,包括台湾的经济问题可以通过统一解决;
八,两岸融合发展成为重要理念;
九,提及《反分裂国家法》,但未提及可能导致使用“非和平”手段的具体红线;
十,北京继续表示有信心能够实现统一。
葛来仪指出,尽管将2022年白皮书与之前的台湾问题白皮书进行比较很重要,但理解中国对台政策需要考虑其他重要声明,尤其是习近平在2019年1月2日的讲话。
她表示,尽管许多专家和记者都很重视新白皮书关于台湾统一后“高度自治”将包括什么内容的描述,包括取消台湾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权利,以及中国大陆将不派遣军队和政府人员去台。这些内容本身并不包含在习近平2019年的讲话之中,所以这并不是新的东西或有什么意外。
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Douglas Paal)对中评社指出,最新的白皮书不包含任何从上次白皮书发布以来已经发生改变但没有事先看到的内容,特别是不包含习近平2019年对台政策演讲所没有的内容。
包道格猜想,北京发布这个白皮书是为了向世界观众传递一致性的讯息,并向任何可能正在收听的台湾观众施加压力。在这两方面,他不认为这与以前的白皮书有什么不同。
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的包道格的结论是,除非台湾或美国方面有一些新的和意想不到的发展,中国大陆宁愿现在不参与冲突,但以后可能会有。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席白明(Jude Blanchette)日前在宾大外交政策研究所举行的在线研讨会上分析新白皮书时指出,22年后发表新的白皮书,两岸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2016年对北京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此后香港形势的发展对“一国两制”框架也产生意涵。
白明不认为这个白皮书是佩洛西访台事件后仓促出台的,他相信事关台湾问题的白皮书一定是花大量时间、有很多人参与起草的,也许此前已经完成或接近于完成,本来可能在中共二十大时出台。也许现在稍有提前发布,但并没大幅提前。
因此白明认为,中共二十大关于台湾问题的提法,与最新发布白皮书不会有大的偏离,甚至不会有小幅差异。这个白皮书就是北京近期关于台湾问题的框架性文件。
白明注意到这个白皮书的标题突出“新时代”。他表示,这某种意义上就是遵循中国现有领导人已经指示的路线。北京现在并没有明确给出统一时间表,以免框住自己。北京没有设定硬目标,将之当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自己提供灵活性,但同时又向国内民众显示“局势尽在掌握中,我们正朝目标迈进”之感。
中评社华盛顿8月17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北京最新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美国台海问题专家葛来仪对中评社表示,有十个方面值得注意。她认为,中方选择在佩洛西访台后发布这个白皮书,旨在强化北京对台政策发出的现有讯息。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日前在回复中评社记者质询她对新白皮书的看法时指出,北京可能在几个月前就准备好了这份关于台湾的新白皮书。佩洛西访台为中方提供了一个发布这份文件的机会,以强化北京在对台政策方面发出的现有讯息。
葛来仪表示,她从这个白皮书中发现了十个方面值得注意的事情:
一,强烈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并回击其他国家质疑中国宣示一个中国原则已嵌入联合国的努力;
二,对民进党的尖锐而直接的批评,这在之前的白皮书中是没有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上一份白皮书是在民进党第一次胜选之前出版的;
三,提示在现任领导人之下“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