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溢香江:公共图书馆的60余载光阴

  中评社北京2月18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说起香港,在许多人印象中,这里是时尚之都、美食之都、购物天堂。不过,对于香港市民来说,除了这些,香港还是一座阅读之城。

  一个周六的上午,尽管离开馆还有半小时,位于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的香港中央图书馆门前已排起了队,连门前的喷水池旁也坐了不少人。

  许多市民都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一位母亲说:“我和丈夫每周末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带孩子来这里。”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目前有70家固定公共图书馆,累计登记读者约477万。2021至2022年度,公共图书馆到访人次超过1348万,借出的图书资料逾2807万项。

  浓厚的“喜阅”韵味也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一道别致风景,吸引越来越多爱书的人爱上这座城市。

  时间退回至1962年,香港有了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彼时刚启用的香港大会堂,坐落于中环核心地段,是香港第一座为市民而建的多元文化艺术中心。这栋建筑集表演场地、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不同设施于一身,市民在欣赏文娱表演节目、参观艺术品展览之余,还可博览群书。

  起初,香港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有藏书约5万册,开馆首日就收到3000多份图书证申请,4个月内发出1.7万多张借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