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司法公开,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更是保障人民群众诉讼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进入新时代,司法机关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司法公开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民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宋桂花是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说起自己曾参与的一起赡养纠纷案,她记忆犹新。
该案起初经村委会、司法所等多次调解未果。为此,她配合少年庭的法官联合司法援助中心律师积极走访,针对案件争议焦点,对双方进行询问,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幷从亲情、感恩的角度进行劝解,对双方的经济纠纷给予合理合情的建议。终于,双方达成和解,法院出具调解书,约定双方赡养义务。用懂民情、知民意的优势与法官专业化、职业化形成互补,从法理、情理、事理上做到既“陪”又“审”,宋桂花有感而发:“人民陪审员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近年来,人民陪审员参审质效逐步提升、制度体系不断丰富,人民监督员制度不断拓宽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司法的渠道,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