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俊杰:青年勇担使命 香港未来可期
中评社香港8月4日电(记者卢哲)由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第十一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7月28日在中评社香港总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香港由治及兴与青年使命”。全国青联委员、香港菁英会主席凌俊杰出席论坛并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到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香港带来了中央的关怀和祝福,讲话中指出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身为青年工作者,本人对习主席的讲话深有体会,备受鼓舞,期望未来能通过青年团体的组织和推动,让香港更多青年能够加深认识国家,勇担青年使命,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凌俊杰说,回归的25载,香港变化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获举世瞩目。这25年,香港亦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在祖国的全力支持下,香港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实现了浴火重生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特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疫情下源源不断的支持,这些都为香港的美好未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凌俊杰说,香港若想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动能,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令香港各行各业可以持续发展。他举例说,例如,在金融方面,很多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在集资时香港的投资者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内地的投资者亦可充份利用香港金融服务业专才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到海外集资。在会计专业上,香港的会计专才可以透过CEPA的便利安排,以优惠待遇在内地开设业务,打入内地市场,以上种种都有助香港的工商专业界人士,亦包括青年人发展事业。目前已有众多香港的年轻厂家利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在内地及香港发展业务。例如,很多香港年轻人在创业时,会首先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再在内地开设分公司,以同时享有两边的便利和优惠。香港公司可以享有资金自由流动的优势,而且开办公司和营商的效率非常高,亦在与海外商家接洽方面也有优势;而在内地设公司亦可享受到内地的税务优惠等,有助拓展内地市场。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稳步落实,为香港创造了独有的经营环境及优势,使很多香港初创企业能够把握机遇,推动内地及香港的经济发展。未来,“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将与青年紧扣,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使命亦要由青年人承担起来。
“此外,我们必须积极回应并践行习主席多次强调的‘爱国者治港’,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我们不但要在政治制度中贯彻‘爱国者治港’,在选举制度、教育等社会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保障。唯有如此,香港群众才可以正确认识和融入内地,珍惜并爱护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爱国热情,助力香港长治久安。”凌俊杰说,香港青年必然是未来爱国爱港力量的中流砥柱,所以香港青年一定要自觉负上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肩起中华民族复兴使命,加强对国家宪法及香港基本法的瞭解,充分且正确认识“一国两制”的核心要义,毫不动摇的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以“一国”之长及“两制”之便装备自身,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和香港的根本利益立场上。
凌俊杰表示,近年来,中国已开启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香港青年需要有全面的认识,更要积极主动装备自己,以把握融入国家发展带来的无限机遇。例如“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刚启动的ETF通、“互换通”,以至是协助香港加入RCEP等,都有利于创造新的平台、新的发展,以及新的价值给予青年参与。在国家创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之时,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投资者”和“营运者”的角色。凌俊杰说,香港的青年们更要利用香港的独特优势,把握时机,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此外,也希望国家善用香港的年青人,让他们可以在国际化的平台说好中国的故事。
凌俊杰表示,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积极回应习主席的“四点希望”,在祖国的坚强后盾下开启良政善治,解决香港深层次问题、为提升香港长远发展潜力提出远景规划,对推动香港构建经济新动力、更好对接国家“双循环”奠定重要根基。作为青年团体代表,凌俊杰表示,期望未来可以联同志同道合的青年及组织,向特区政府就青年工作进言献策;与此同时,把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专业领域、以至是不同种族的青年人组织起来,共同投入参与香港未来发展。“本人坚信新任行政长官及政府架构能够带领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新篇章”。
凌俊杰强调,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自己身为全国青联委员及香港菁英会主席,要努力推进更多青年活动与工作,提升青年对国家以及香港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与国家及香港共同迈向更好的未来,今后青年工作重点还会围绕4个范畴重点展开:一是加大青年骨干培育、二是助力基层困弱青年、三是推动青年培训实习就业、四是促进青年内地学习交流。努力做到:见专案、见活动、见人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凌俊杰介绍,香港菁英会于2007年成立,至今已十五载,每位会员都是社会精英,身兼重任。而身为菁英会主席,凌俊杰强调,自己会继续带领各位菁英才俊传承好菁英会为国家贡献的不懈精神,搭建好祖国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桥梁,构建两岸青年发声圆梦的广阔舞台,共同为青年工作做出贡献。下一个25年,香港菁英会必将发挥自身青年工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利用好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全力推动各阶层青年向上流动,提升本港青年在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我们一直坚持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青年团体的使命和责任。今后我们将持续组织‘菁英论坛’、‘博鳌亚洲青年论坛(香港)’等大型高端的国际品牌活动,让香港的青年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多瞭解世界的发展; 还将持续开展‘创业菁英@前海’计划;‘菁准扶贫,送暖到基层’活动; 在第五波疫情侵袭香港之际,我们发起了‘同心同行,一路有我’《爱心车队青年行动》,召集了香港青年朋友加入抗疫的队伍,受惠人次达10万3千人,这不仅与香港社会共克时艰,更加强了青年朋友们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本人相信,本次‘中评智库第十一届青年论坛----香港由治及兴与青年使命’不止是社会各界青年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香港青年向世界传播文化和扩大影响力带来了绝佳机会!”
凌俊杰表示,民族复兴的使命需要靠奋斗来担当,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期望今后,青年团体的各位爱国爱港青年可以继续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做好两地青年间的桥梁纽带,共同为香港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懈奋斗!“本人殷切希望,每一个香港青年都能投身到建设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勇于担负起青年的使命,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让我们共同携手,共赴香港璀璨未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评社香港8月4日电(记者卢哲)由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第十一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7月28日在中评社香港总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香港由治及兴与青年使命”。全国青联委员、香港菁英会主席凌俊杰出席论坛并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到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香港带来了中央的关怀和祝福,讲话中指出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身为青年工作者,本人对习主席的讲话深有体会,备受鼓舞,期望未来能通过青年团体的组织和推动,让香港更多青年能够加深认识国家,勇担青年使命,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凌俊杰说,回归的25载,香港变化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获举世瞩目。这25年,香港亦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在祖国的全力支持下,香港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实现了浴火重生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特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疫情下源源不断的支持,这些都为香港的美好未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凌俊杰说,香港若想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动能,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令香港各行各业可以持续发展。他举例说,例如,在金融方面,很多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在集资时香港的投资者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内地的投资者亦可充份利用香港金融服务业专才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到海外集资。在会计专业上,香港的会计专才可以透过CEPA的便利安排,以优惠待遇在内地开设业务,打入内地市场,以上种种都有助香港的工商专业界人士,亦包括青年人发展事业。目前已有众多香港的年轻厂家利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在内地及香港发展业务。例如,很多香港年轻人在创业时,会首先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再在内地开设分公司,以同时享有两边的便利和优惠。香港公司可以享有资金自由流动的优势,而且开办公司和营商的效率非常高,亦在与海外商家接洽方面也有优势;而在内地设公司亦可享受到内地的税务优惠等,有助拓展内地市场。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稳步落实,为香港创造了独有的经营环境及优势,使很多香港初创企业能够把握机遇,推动内地及香港的经济发展。未来,“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将与青年紧扣,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使命亦要由青年人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