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习主席来访 香港创科人谈感受

习主席在视察香港科学园期间,张兆翔出席并聆听习近平的讲话(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香港7月3日电(记者卢哲)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30日下午考察香港科学园,并同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香港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中评社记者近日回访了其中几位创新科学界人士,他们认为,习主席的来访体现中央对香港创科的重视,给香港创科界巨大振奋和鼓舞。业界更加看好香港创科大有作为,并会努力为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贡献力量。

  香港科学园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目前拥有1100多家企业和1.7万余名创科从业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进驻设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是进驻香港科学园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28所研发实验室之一,由中科院连同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共同设立。习主席视察香港科学园期间,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兆翔出席并聆听习近平的讲话。

  张兆翔对中评社记者表示,习主席的来访和讲话,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主席非常关心香港的创科事业,一定要来看看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

  2018年5月14日,针对24名香港院士联名信,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对国家科技计划直接资助港澳科研活动作出总体制度安排。随后有关中央支持香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定公布,中央落实科研项目资金“过河”措施,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打下“强心针”。整个政策所带来的辐射效应,有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香港创科生态。

  张兆翔说,五年来,很多措施都得到落实,习主席也看到香港创科在这些年的进步,非常欣慰。“主席对我们也有很好的寄语,就是在当前的条件下,通过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大湾区的合作,香港的创科是大有作为的。尤其是给了我们这些青年科研工作者很大的机遇,希望我们能投入香港的创科建设,把香港的创科建设融入国家的全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实现自己的个人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鼓舞的。”

  “可以说,会面带给我非常有希望及鼓舞的感觉。”张兆翔说,愿意依托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推动整个科技创新。

习主席在视察香港科学园期间,张兆翔出席并聆听习近平的讲话(受访者供图)

  张兆翔又分析指出,香港的创科实际上有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香港的高校国际排名非常高,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人才。而金融、旅游、服务等应用市场非常丰富,国际化非常出色。这些都为创科奠定了很好的条件。

  他认为,过去香港受限于本身的市场,一些科研只在高校进行,对理工科不够重视,受到一些瓶颈。而现在,由于香港能够与国家大局结合,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带来的机遇,使得香港科研迎来新的契机和条件,也给香港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者带来更好的方式和机遇融入国家大局。

  “未来香港科研工作的投入会更多,参与国家大项目大工程的机会会更多,这些对于香港从业者来说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张兆翔表示,自己十分鼓励香港青年加入科研工作。张兆翔期望特区政府能继续保持国际化优势,并在民生、金融、航运、创科等方向继续提升,“我也希望自己的科研事业能融入香港创科发展之中,作出贡献!”

习近平在科学园展厅听取香港创新科技发展、深港创新科技发展互动、香港科学园发展等情况介绍,观看香港代表性创科企业展示(新华社图片)

  在科学园展厅,习近平听取香港创新科技发展、深港创新科技发展互动、香港科学园发展等情况介绍,观看香港代表性创科企业展示。创科企业“康诺思腾”作为香港代表性创科企业代表参与了展示环节。“康诺思腾”创始人欧国威博士与其他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一起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

  欧国威对中评社记者表示,聆听习主席的讲话,能感受到习主席很希望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希望年轻人真的能把握这个机会。“其实以前香港很少说鼓励做科创的,这几年就多了很多。现在这种情况,对我们是一个鼓舞。现在香港的创科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做国际创科中心。”

  欧国威是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是“康诺思腾”创始人,同时他还是在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成立的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主任。这位拥有美国麻省理工博士学位的创科人,实际走在了香港创科发展的前排。

  欧国威介绍,作为中国自主创新型手术机器人领导者,“康诺思腾”(Cornerstone Robotics)自2019年9月成立,快速实现高品质手术机器人产品的攻坚开发,获得国内外众多顶尖专家的高度认可。同时,“康诺思腾”也充分利用自己“诞生于大湾区,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区位优势,连接起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科技交流。目前公司已在中国深圳、中国香港、中国北京和美国完成全球四地业务布局。可以说,欧国威本身即正在实践及发展香港作为创科中心的路线。

“康诺思腾”创始人欧国威博士(受访者供图)

  欧国威说,自己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留美多年,直到2016年回流香港,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同时,致力于创科事业。而原因之一,就是“非常看好”香港的创科环境,及大湾区甚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前景。“香港的创科未来我是非常看好的,否则我也不会回来。香港有很好的资源,内地有很好的窗口,两者合作,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

  欧国威认为,香港有很多很好的大学,但之前因为在香港没有高科技产业,没办法把好的人才留下来。如今有了好的创业机会,可以吸引全球人才留在香港,对香港未来发展也非常重要。他认为,“高科技产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香港的优秀的高校资源将是极大的优势。若香港与深圳及整个大湾区合作,把深圳的产业链、工业资源及香港的高校人才资源结合起来产业化,会是大湾区极大的优势。”

叶玉如教授向习近平主席介绍中心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受访者供图)

  习近平主席还来到位于科学园的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听取中心研究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中心主任兼香港科技大学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叶玉如教授向习近平主席介绍中心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包括能及早筛查并识别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简易血液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干细胞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通过新闻稿对传媒表示,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由科大牵头于2020年成立,为世界领先的科研中心,获香港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提供5亿港元起始资金支持,致力推动神经退化性疾病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叶教授当天向习近平主席介绍中心与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研究,习主席对有关介绍十分感兴趣,详细瞭解研究的进展、技术优势,以及未来的临床应用等。

  叶教授对习主席视察中心感到非常荣幸,指习主席重视香港的创科发展。她说﹕“中国估计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全球最高,而这个数字还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继续增长。可以预见,这种疾病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习主席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称赞我们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他勉励我们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应用,加强与内地科研合作,切实为国家和香港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叶教授续指﹕“我们中心的研究人员对于习主席到访感到非常荣幸,也深受鼓舞。未来会牢记习主席的殷切嘱托,奋力前行,加快我们的科研转化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社会带来裨益。”

习主席在视察香港科学园期间,张兆翔出席并聆听习近平的讲话(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香港7月3日电(记者卢哲)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30日下午考察香港科学园,并同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香港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中评社记者近日回访了其中几位创新科学界人士,他们认为,习主席的来访体现中央对香港创科的重视,给香港创科界巨大振奋和鼓舞。业界更加看好香港创科大有作为,并会努力为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贡献力量。

  香港科学园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目前拥有1100多家企业和1.7万余名创科从业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进驻设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是进驻香港科学园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28所研发实验室之一,由中科院连同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共同设立。习主席视察香港科学园期间,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兆翔出席并聆听习近平的讲话。

  张兆翔对中评社记者表示,习主席的来访和讲话,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主席非常关心香港的创科事业,一定要来看看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

  2018年5月14日,针对24名香港院士联名信,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对国家科技计划直接资助港澳科研活动作出总体制度安排。随后有关中央支持香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定公布,中央落实科研项目资金“过河”措施,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打下“强心针”。整个政策所带来的辐射效应,有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香港创科生态。

  张兆翔说,五年来,很多措施都得到落实,习主席也看到香港创科在这些年的进步,非常欣慰。“主席对我们也有很好的寄语,就是在当前的条件下,通过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大湾区的合作,香港的创科是大有作为的。尤其是给了我们这些青年科研工作者很大的机遇,希望我们能投入香港的创科建设,把香港的创科建设融入国家的全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实现自己的个人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鼓舞的。”

  “可以说,会面带给我非常有希望及鼓舞的感觉。”张兆翔说,愿意依托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推动整个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