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差、胃口差?可能都是肝郁惹的祸

  中评社北京12月16日电/据北京晚报报导,现在的人尤其是在大都市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身体一不舒服就总把原因归结于压力大。焦虑抑郁、失眠多梦是因为压力大,肠胃不好、容易感冒也是因为压力大。

  这可不是个借口,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其实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包括肝郁——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功能、人体水液代谢以及精神情绪等诸多方面。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讲一讲肝的重要作用,并帮助大家解决肝郁和肝火大的问题。

  肝对人体有多重要?

  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和藏血,负责维持全身气机的疏通条达,以达到“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目的。肝的疏泄功能可促进脾胃消化吸收、维持人体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和生殖功能,同时对保持精神方面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肝与脾胃的关系密切。从中医五行来讲,肝属木、脾属土,土得木而达,也就是说肝有维持脾胃气机正常升降的作用。如果肝的气机出了问题,无论是肝气不舒,还是疏泄太过,都会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肝与脾胃的不和。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当胃气不降时,人会出现没有胃口、胃脘胀痛、打嗝反酸甚至呕吐的症状。而当脾气不升时,则会出现腹胀、大便不成形等毛病。

  同时,肝还有着调节人体三焦气机、促进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中医将人体的循环代谢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焦是原气和水液的通道,当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三焦的气机阻滞,会导致水液代谢异常,从而产生痰饮和水肿等病症。水液停滞在肺会引起咳喘、胸闷、咯痰等症状,停滞在脾胃则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中医在治疗人体水液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病症时,常会运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调节。

  另外,中医常讲的“情志”,即正常的精神状态依赖于肝气的畅达。肝气疏泄的异常分为疏泄不及和太过两种,疏泄不及会引起肝郁气滞,人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多愁善感,疏泄太过则引起肝火亢盛,导致人急躁易怒,出现面红目赤、头部胀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