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民建联大佬聚谈爱国阵营发展史
中评社香港7月25日电(记者卢哲)今年是民建联成立30周年,民建联特别出版新书《正道──民建联三十年》,回顾30年的发展。24日,民建联在香港会展举行“从民建联发展看香港走过的三十年”座谈会,推广新书的同时,由民建联几位重量级“大佬”回顾30年来,香港爱国阵营逐步发展的历史。
座谈会由民建联会务顾问兼民建联创会主席曾钰成、民建联会务顾问兼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民建联会务顾问兼民建联前副主席叶国谦、民建联副主席陈勇主讲,由民建联副秘书长叶傲冬主持。
与会者首先回顾、分享了民建联30年来逐步成长的故事。
民建联创会主席曾钰成忆述,在回归前夕,爱国爱港阵营被视为“票房毒药”。筹组民建联期间,他曾邀约多名知名人士协助及谘询,在当时形势下难免遭人白眼、碰了很多钉子,有人更是直接质疑:“帮?要帮都帮一个赢面大的吧!”
但另一方面,曾钰成说,地区人士对民建联爱国爱港政团充满期望,主动来帮手,“在筹备及成立民建联初期,我们拜访的各个地区团体都非常热情,义工一呼百应,证明高举这面爱国爱港旗帜是绝对受欢迎、有市场的。”“发生了很多窝心的故事。当时虽然输了选举,但赢了很多老友记。现在还在联络。”
参与选举是民建联成立以来的其中一项目标。三十年来,民建联曾经参加39场选举,座谈会上的讲者们也都“身经百战”,有不少深刻体会。其中令讲者们难忘的“一役”是谭耀宗在2012年“冒险一战”,决定分别由他、陈恒镔及梁志祥,三队人马角逐新界西选举的议席。
“这个部署可算是‘前无古人’,”谭耀宗当日再重谈此事时仍记忆犹新,“当时的决定可以用‘兵行险着’形容,只要有任何闪失,随时由稳赢两席,变只保住1席。”他说,当时自己在传媒的滚动民调一直领先,但其余两队则“不见踪影”,最终决定在最后阶段宣传时“牺牲自我”。当日投票一结束,即有传媒告诉谭耀宗在民调来看他“极有可能输了”,想立即约他接受败选访问。谭耀宗说起当时语气充满“好气又好笑”的无奈,打趣说“记者要不要这样呀!投票刚结束,就问我败选感言!”不过,结果最终令民建联得偿所愿,“当知道民建联可以赢得新界西三席时,我们三人都兴奋得抱作一团,哭了出来。”
另一个较多人讨论的一战,是在2003年。当时受到23条立法及沙士的影响,建制阵营挫败,叶国谦以64票,败给以政治挂帅、没有地区服务的对手。叶国谦在座谈会上,回忆起败选后第二天在观龙楼附近谢票,“说了几句话后,已经听到四方八面的街坊大叫‘叶国谦我们支持你!’,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面,也相当感触。”
而作为较年轻的民建联成员,陈勇回忆说,当时在成立初期,民建联的资源不及其他政团丰富,为了争取曝光,只能自己尽量想办法。陈勇在1999年参选区议会选举,对手是“双料议员”。为与对方一争长短,陈勇当时首创以大声公作“电台”,将社区的第一手资讯在社区内广传,“有一个小秘诀,就是用大声公不可以超过一分钟”,而这个大声公宣传方式,至今仍是地区工作者会使用的一个宣传手法。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则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由专业会计师转向政坛的心路历程。她说,在爱国爱港的朋友鼓励下,自己在1999年进入社区服务并获选为区议员。而真正要在“从政”和“会计专业”的道路上作出抉择,是在2008年的立法会选举。她形容,当时自己内心相当挣扎,因为知道若要从政,就必须放弃会计前线的工作。最终,她决定为社区贡献,参加立法会九龙西直选并为民建联取得议席。
座谈会上,讲者也就“爱国者治港”谈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谈到爱国阵营与政府的关系。他举例,“支持政府的政党,心态是无论政府做什么,一定是想做好事,我们作为政党,就是要思考如何帮助政府更好地完成。而反对派阵营是预设政府一定在做坏事,用批判和否决的态度去针对政府的每一件事。”
谭耀宗及曾钰成也同时提到,政府在提到许多政策时,会事先咨询一些政党的看法。“如果一些政策连民建联都不支持,那政府一般就不会推出。”曾钰成解释,“所以有些人认为民建联不反对政府推出的任何东西,实际上是个误会。而且,政府也做了很多好的政策措施。”
陈勇则表示,30年过去,现在的香港可以看到,“爱国不是‘票房毒药’,是‘中药’——虽然民建联创建初期困难多、资源少,但随着时间增加,支持度也增加,就像中药调理,身体越来越好。”
对于未来爱国阵营以及民建联的发展,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民建联会继续担当“既支持、又监察”政府的角色。除了一如既往参与各级选举及培育年轻人外,“参与管治是新的目标”——民建联会积极参与管治及提出多项政策倡议,希望为新时代下培育更多有能力的爱国者,为管治架构储备足够的人才。
中评社香港7月25日电(记者卢哲)今年是民建联成立30周年,民建联特别出版新书《正道──民建联三十年》,回顾30年的发展。24日,民建联在香港会展举行“从民建联发展看香港走过的三十年”座谈会,推广新书的同时,由民建联几位重量级“大佬”回顾30年来,香港爱国阵营逐步发展的历史。
座谈会由民建联会务顾问兼民建联创会主席曾钰成、民建联会务顾问兼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民建联会务顾问兼民建联前副主席叶国谦、民建联副主席陈勇主讲,由民建联副秘书长叶傲冬主持。
与会者首先回顾、分享了民建联30年来逐步成长的故事。
民建联创会主席曾钰成忆述,在回归前夕,爱国爱港阵营被视为“票房毒药”。筹组民建联期间,他曾邀约多名知名人士协助及谘询,在当时形势下难免遭人白眼、碰了很多钉子,有人更是直接质疑:“帮?要帮都帮一个赢面大的吧!”
但另一方面,曾钰成说,地区人士对民建联爱国爱港政团充满期望,主动来帮手,“在筹备及成立民建联初期,我们拜访的各个地区团体都非常热情,义工一呼百应,证明高举这面爱国爱港旗帜是绝对受欢迎、有市场的。”“发生了很多窝心的故事。当时虽然输了选举,但赢了很多老友记。现在还在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