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心理干预 彰显司法温情

  中评社北京12月6日电/据人民法院报报导,当遭遇家暴,无处诉苦时;当骤然失独,悲痛绝望时,一纸判决可以维护公平正义,但帮助当事人卸下思想包袱才是决定他们能否重拾生活希望、轻装上阵的关键。因此,一次舒缓情绪、抚平伤痛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立足群众需求,探索在司法实践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成立“密之语”心理工作室,无偿为情绪出现问题的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室运行一年多,帮助不少当事人打开了心结,化解了纠纷,也让更多当事人瞭解到,司法也可以饱含着春风拂面的温情关怀。

  匠者仁心,释放法学+心理学叠加效应

  2021年9月,密云区法院“密之语”心理工作室正式成立。法院找些心理医生来是要干啥?这是“密之语”运行初期很多当事人心中的疑问。但当他们走进明亮安静的工作室,坐在柔软舒服的沙发上,感受着心理指导师平易近人的笑容和耐心细致的开导,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敞开了心扉、舒解了郁气。

  “让当事人把心里话都说出来有利于纠纷得到快速解决。”“密之语”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密云区法院副院长陈琼说。

  工作室拥有一支兼具过硬专业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队伍:有从事人民陪审工作几十载的市级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兼任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理事单位理事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有任教十余年熟悉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的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为了进一步发挥专业力量,今年“密之语”心理工作室还与同心圆心理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将具备亲子关系改善、婚恋情感指导、医学健康知识等不同背景的240余名心理指导师纳入人才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