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职业教育 托起残疾人就业梦想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数据显示,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尊重和保障他们的权益,让他们能够拥有平等公平的机会,充分参与正常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彰显,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残疾人来说更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近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达880多万人,仍有800余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未实现就业。这个现实表明,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仍存在“隐形门槛”,残疾人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劳动创造价值,就业带来尊严。通过规范和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参与社会分工,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财富,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的尊严感和意义感的关键举措。正因如此,2022年5月1日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曾4次提到了残疾人职业教育,其中明确提出“国家采取措施,支持残疾人教育机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或者联合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是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也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力举措。过去一个时期,限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均衡等现实困难,许多地方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存在师资匮乏、办学经费不足、课程设置陈旧、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使得我国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少。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披露了一组数据,我国仅15~17岁残疾人口就达约150万,而2020年全国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残疾学生祗有17877人,显然,现有职业教育规模无法满足残疾青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