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综述:斯里兰卡政治动荡的原因与展望
中评社香港7月16日电(记者 乐国平)2022年7月,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民众与政府发生大规模冲突,并攻入总统官邸,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逃亡海外,引起世界关注。目前斯里兰卡局势尚未因政权更迭而平息下来,冲突和骚乱仍在继续。
斯里兰卡自今年年初开始,就因为经济崩溃、物资短缺、政治腐败等问题引发一系列街头冲突和骚乱,不久前该国还宣布“国家破产”。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滑,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便将矛头对准政府,要求政府下台,但政府下台了,问题也并没有缓解。斯里兰卡当前政治经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国际舆论纷纷关注并分析斯里兰卡困局的缘起,同时也对该国以及世界上很多情况类似国家的前景做出展望。
一、造成斯里兰卡困局的因素分析
多数舆论将斯里兰卡如今的政治、经济困境归结为以下四个原因。一是该国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旅游业几乎是唯一的创汇来源。2019年斯里兰卡遭遇严重恐怖袭击,2020年疫情又开始肆虐,令该国旅游业收入几乎归零。斯里兰卡缺乏其他的创汇产业,因而陷入外汇“钱荒”。
二是该国的农业政策,特别是化肥政策出现极大问题。总统拉贾帕克萨在环保组织的游说下,于去年颁布法律,禁止该国农业生产使用化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该国农业产量,从而加剧粮食危机。斯里兰卡缺乏外汇之下,又无力进口外国粮食救急。俄乌战争爆发后,全球粮食价格飞涨,粮食短缺严重,斯里兰卡成为粮食危机当中最窘迫的国家。
三是长期以来斯里兰卡因为内战、战后重建和国内粮食不足问题,借贷了大量外债,在旅游业和农业都遭遇重创的情况下,该国根本无法偿还巨额债务,只得宣布“国家破产”。但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国际组织对该国关注不够,并未施以援手,而斯里兰卡自身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四是斯里兰卡掌权者的腐败问题。现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是前任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的兄弟,后者打赢了长期作乱的分离主义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结束了斯里兰卡内战,一度深受国民爱戴,拉贾帕克萨家族也由此获得了在斯国内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该家族的贪腐问题也随之滋生。在斯里兰卡民众生活窘迫的同时,拉贾帕克萨家族依旧纸醉金迷,甚至有传言该家族向海外转移大量资产,由此引发民众高度不满。
自从今年年初斯里兰卡出现外汇和物资短缺情况开始,国际媒体,特别是西方和印度媒体就对该国的局势予以较高关注。一方面,因为斯里兰卡困局的原因颇有代表性,世界上很多小国都有同样的问题,很可能会步斯里兰卡后尘,另一方面,是因为斯里兰卡政府和中国关系比较密切,西媒、印媒炒作斯里兰卡危机意在对中国进行攻击。
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对世界经济都造成了极大影响,相对于物资储量充足、在国际规则上更具话语权力的大国,物资匮乏、产业单一、国际话语权弱的小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更难以招架。早在今年年初,世界银行和许多国际投资者就预测,全球十几个小国、穷国将面临债务违约问题,世界多国将因粮食危机陷入饥荒,斯里兰卡在这些预测中都是首当其冲的。斯里兰卡的矛盾已经爆发,而世界上还有很多情况类似的国家,矛盾正在累积,随时会复制斯里兰卡的乱局。斯里兰卡偏居南亚的南端,对地缘政治影响有限,但和斯里兰卡危机类似的很多东南亚、中东、北非国家一旦陷入动荡,将对全球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西方政客和媒体关注斯里兰卡危机,除了其具有全球代表性外,也因为斯里兰卡长期和中国关系密切,西方藉此对中斯关系和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攻击诬蔑。最常见的说辞就是所谓“斯里兰卡陷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债务陷阱”,声称中国自从斯里兰卡内战期间开始,就使用各种手段向斯里兰卡借出大量贷款,同时收取较高利息,在斯里兰卡无力还债的情况下,中国依然不免除债务,甚至还趁机租借斯国的汉班托塔港作为抵押。西方媒体以此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出威胁,警告他们不要像斯里兰卡那样向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靠拢。
除西方外,印度也对斯里兰卡局势高度关切。“中印争夺南亚国家势力范围”的论调在国际舆论中由来已久,中国确实长期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但引起了印度不安,印方认为中国是在拉拢其他南亚国家围堵印度。特别是十几年前,斯里兰卡政府剿灭反叛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结束内战,由于该反叛武装同印度关系微妙,印度对该组织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宣称斯政府是在中国的帮助下消灭了亲印势力。此时斯国陷入动荡,印度一边幸灾乐祸,宣称这是“亲中派”的重挫,一边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手在斯国重新扶植亲印政客,将该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
面对西方国家和印度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和中斯关系的诬蔑,中方应该以事实回击。统计资料显示,斯里兰卡最近这些年来向中国借贷的债务与向日本等其他大国借贷的规模相当,并非西方舆论炒作的“巨额”。何况中国帮助斯里兰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斯里兰卡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疫情前每年也有大批中国游客来斯观光,为斯里兰卡经济贡献良多。
斯里兰卡目前的困境,主要是疫情肆虐和全球物资供应短缺造成的,斯里兰卡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努力。世界大国和主要国际组织应该伸出援手,援助斯国人民粮食和燃料,并减免该国的一些外债。如果国际社会不对斯里兰卡采取切实的帮助,而是彼此指责、推卸责任的话,斯里兰卡危机恐怕短期内难以解决,并且不断外溢,令其他和斯里兰卡经济状况类似的国家也爆发危机,造成骨牌效应,影响全球安全。
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家近期和斯里兰卡一道,都在经济学家列出的可能破产的国家名单上,而这些国家是中国邻国,他们如果爆发危机,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边境安全。因此,中方也需要采取行动,对这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实践证明,各国合作发展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而对于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必需的,祗有具备了这一根基,才能更高效、多元地发展经济,避免经济结构单一、物资匮乏造成的危机。因此,“一带一路”绝非陷阱,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进步的良好平台,中方需要向广大亚非拉国家陈说利害,让他们明辨是非曲直,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去,包括斯里兰卡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祗有更好地发展,才能克服种种危机。
中评社香港7月16日电(记者 乐国平)2022年7月,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民众与政府发生大规模冲突,并攻入总统官邸,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逃亡海外,引起世界关注。目前斯里兰卡局势尚未因政权更迭而平息下来,冲突和骚乱仍在继续。
斯里兰卡自今年年初开始,就因为经济崩溃、物资短缺、政治腐败等问题引发一系列街头冲突和骚乱,不久前该国还宣布“国家破产”。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滑,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便将矛头对准政府,要求政府下台,但政府下台了,问题也并没有缓解。斯里兰卡当前政治经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国际舆论纷纷关注并分析斯里兰卡困局的缘起,同时也对该国以及世界上很多情况类似国家的前景做出展望。
一、造成斯里兰卡困局的因素分析
多数舆论将斯里兰卡如今的政治、经济困境归结为以下四个原因。一是该国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旅游业几乎是唯一的创汇来源。2019年斯里兰卡遭遇严重恐怖袭击,2020年疫情又开始肆虐,令该国旅游业收入几乎归零。斯里兰卡缺乏其他的创汇产业,因而陷入外汇“钱荒”。
二是该国的农业政策,特别是化肥政策出现极大问题。总统拉贾帕克萨在环保组织的游说下,于去年颁布法律,禁止该国农业生产使用化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该国农业产量,从而加剧粮食危机。斯里兰卡缺乏外汇之下,又无力进口外国粮食救急。俄乌战争爆发后,全球粮食价格飞涨,粮食短缺严重,斯里兰卡成为粮食危机当中最窘迫的国家。
三是长期以来斯里兰卡因为内战、战后重建和国内粮食不足问题,借贷了大量外债,在旅游业和农业都遭遇重创的情况下,该国根本无法偿还巨额债务,只得宣布“国家破产”。但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国际组织对该国关注不够,并未施以援手,而斯里兰卡自身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四是斯里兰卡掌权者的腐败问题。现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是前任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的兄弟,后者打赢了长期作乱的分离主义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结束了斯里兰卡内战,一度深受国民爱戴,拉贾帕克萨家族也由此获得了在斯国内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该家族的贪腐问题也随之滋生。在斯里兰卡民众生活窘迫的同时,拉贾帕克萨家族依旧纸醉金迷,甚至有传言该家族向海外转移大量资产,由此引发民众高度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