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观测技术惠及世界
随着人们将目光投向即将在非洲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此次会议周将成为展示全球合作如何加快利用地球观测影响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重要平台。
中国技术赋能非洲农业
在开幕式上,GEO中国联合主席、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线上发表致辞称,当前,随着地球观测技术不断发展,其广泛应用已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过去一年,我国地球观测技术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际社会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缩小数字鸿沟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撑,也为全球共同发展贡献了科学决策信息支持。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赵静介绍,地球观测技术作为人类观测地球、认知地球、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国际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粮食安全保障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中国对地观测能力日益提高,在对地观测基础设施、数据、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在“基于国家GEO的可信决策和影响”边会上,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刘志春围绕中国参加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主要成果进行了经验分享,阐述了中国GEO及其协调机制的年度和中长期目标。他表示,中国GEO取得的显着成效离不开中国GEO部际协调小组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农情遥感云服务平台(CropWatch),是全球农情监测的重要力量,持续为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农情信息监测云服务。
在会议周“创新农业监测增强粮食安全”边会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曾红伟博士做了题为《非洲农业监测能力建设》的报告,他提到,依托CropWatch全球农情监测云服务平台,团队为莫桑比克农业部定制了农情监测系统,填补该国的空白,入选2020年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最佳农村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