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5万亿元

  中评社北京10月3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在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同时,财政收入逐步企稳回升,财政支出持续发力。

  财政收入逐步回升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再加上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随着一系列稳经济宏观政策发挥作用,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财政运行也逐步好转。统计显示,1月份至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同比增长4.1%,较前8个月提高0.4个百分点。

  “经济与财政一体两面。三季度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水平逐步回升,一是大规模留抵退税基本完成,二是经济韧性充分展现、企稳上行,三是国有资产使用及盘活力度加大,推动非税收入上升。”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9月份国内增值税增速边际提升,表明前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对经济回升起到支撑性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政策力度空前。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其中,通过实施留抵退税,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超2.2万亿元。

  “持续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特别是在税费支持方面坚持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幷举,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受益尤为突出,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主要反映市场主体经营状况的税收指标呈现同比增长趋势。“这反映出通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李旭红说。

  目前,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基本完成,退税冲减收入因素明显减弱,财政收入增长预计能保持较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