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二十大报告予港新理念新战略新思维

  中评社香港10月25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行政长官李家超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七一重要讲话和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制定发表了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媒体联合专访时指,二十大报告清晰给予香港新理念、新战略、新思维,具有启发性。他表示,为在国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贡献香港力量,香港特区政府、各界要有勇于奋斗的新作为,政府会打破瓶颈,构建“主动兼积极”的组织文化和治理体系,亦会在推动两地融合发展中增强香港方面的主动性、主导性,把工作提升至新台阶。

  习近平今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亦强调,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李家超指,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指引他制定“施政的蓝图”,“事实上,在二十大胜利召开期间,有幸发表施政报告,体现香港整体由治及兴,在‘一国两制’下发挥香港的最大的优势......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这是关键和难忘的时刻。”

  他说,非常感谢二十大报告对“一国两制”的丰富及精辟的论述,“给我们一个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发展的蓝图以及指南。” 二十大报告亦清晰给予香港新理念、新战略、新思维,具有启发性,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香港处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各界要有勇于奋斗的新作为。”

  强化合作机制 督导落实进度

  李家超任内的首份施政报告不避难,在不少香港管治面临的深层和顽固问题上大胆着墨。李家超说,习近平在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的“四点希望”中指出,“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政府要从三方面推进治理水平的提升,包括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果,施政报告就是按这三方面的原则设计。他希望,透过这些努力令政府落实好每个施政目标。   在体系建设方面,李家超成立由他担任组长,三位司长任副组长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专门就香港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订策略方案,制订进一步打通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工作计划和优次,强化与内地省市的区域性合作机制,督导合作项目的落实进度和成效等。而为强化建设“北部都会区”的治理体系,政府亦将分别成立由李家超亲自带领的“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及由财政司司长主持并由专家及社会人士组成“北部都会区谘询委员会”。李家超指,有关治理体系建设“意义好大”,他认为要“主动兼积极”地把握国家机遇,因此督导组更将领导角色由“一变为四”,不祗有行政长官,还有三位司长,“每人有自己的领域范畴,他们是策划者、设计者、负责者。”

  推动港方主导配合“深圳方案”

  李家超上周三发表施政报告,规划对接深圳,提速“北部都会区”建设。一河之隔的深圳罗湖,随即在周五推出《加快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3年)》,规划以9.5平方公里的口岸片区为核心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李家超指,自己上任后粤港在合作机制方面,设立了13个粤港合作专班,涵盖不同领域,他表示,特区政府会配合有关方案,而且会更积极主动,我觉得应该可以再提升一个新台阶,香港可以在更多实际情况中,主导性多些。我在这方面会大力推动。”

  他表示,是次施政报告无论是抢人才抢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土地房屋政策等,他都强调要更积极主动。他更在施政报告大胆设置约110个关键绩效指标(KPIs),“今次我们要破瓶颈”,在政府组织文化上,强调以结果为目标,为巿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并真正要落实到,令巿民觉得是分享到成果,这十分重要。”

  【特稿】街坊鼓劲 浑身是劲

  马不停蹄是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后的真实生活写照,虽然辛苦,但李家超说街坊的一句话,可以瞬间化解他的疲惫,令他立即干劲满满。   李家超说:“特首工作很忙,但很有意义,当你一心一意希望做一些事让市民受惠,街坊上来说:‘特首,你给我有信心。’ 一句话化解了所有疲倦,然后又去(工作)了。”

  不过,家人是李家超唯一的亏欠。“感觉是给家人的时间少了。” 他坦言,“这个是没有办法,我都很多谢家人很体谅和支持,我希望利用这5年做最多的事情,真是令香港由治及兴打下很好的基础。”

  还有温馨住家饭

  好在,李家超有位贤内助。夫妻二人的恩爱如今化为繁忙时刻的一句“吃饭提醒”,亦化为李家超施政报告当日匆匆吃下的“爱夫牌”云吞米,还有妻子独自买餸操持家务的默默支持。

  “爱国者治港”施政事半功倍

  行政长官李家超重视行政立法关系,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中为有关工作订立明确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包括自2023年立法会会期起,于每个立法会会期出席不少于4次行政长官答问会。他在接受专访时指,感谢完善后的选举制度,落实了“爱国者治港”,令香港由治及兴的进程“事半功倍”。

  李家超表示,在“爱国者治港”下,整个施政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有抗拒两地融合的阻力,现在大家尽量结合,“1+1大于2”,政府和立法会亦良好协作,为了香港整体利益发展,“为什么我有信心,因为优越的(环境)。”   公仆赏罚 更重视“奖”

  实现良政善治,公务员是其中一个关键力量。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公务员的积极性,是李家超今次在施政报告中的着力点之一。除会更新《公务员守则》体现“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和要求外,李家超亦强化了赏罚制度。他在专访时进一步阐释,赏罚制度中,应该更重视“奖”。他希望透过“行政长官表扬榜”激励同事,更鼓励大家积极寻找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并可以复制的解决问题方法,共同解决更多问题。

  李家超强调,香港公务员整体“优秀、勤力、默默耕耘”,很多独立报告显示,香港政府效率排名靠前,甚至多年位列榜首。他分享说,和同事一起做施政报告,令他更充分感受到大家都是用心服务社会,为了理想而工作。他亦坦言:“因为种种因素令他们(公务员)的力量未必完全体现,特别疫情时,很多安全系数未必拿(捏)到最准,所以观感上(不够好),再者程序上太过束缚,导致浪费了时间。”

  因此,他在施政报告中于公务员制度和管理程序上下工夫。施政报告会强化赏罚制度,推出“行政长官表扬榜”奖励计划,由明年起定期公开表扬优秀并具示范作用的团队或人员,亦会识别具潜质、表现出色的人员,加以培训和提拔。

  他特别提到,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领导的“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透过“政府打击卫生黑点计划”,解决了土瓜湾一个后巷被占多年的问题,清除了非法建筑和危险物,“这些就是值得表扬。是表扬个人? 表扬他们的方法? 还是表扬他这样的精神? 我们要看清楚整件事,这是表扬榜这件事的来由。”

  破坏性态度就失铁饭碗   施政报告特别提到,如有表现欠佳的人员经督导和辅助后仍没有改善,应及时终止聘用,政府会优化公务员纪律机制,按公平、公正原则及早惩处违纪人员。李家超强调,公务员中的害群之马是非常少数。他续指,政府一直有惩罚机制,“但是程序冗长没有效率,对实事求是、全心服务的公务员不公平。” 他认为,如果真是个人能力不行“就帮”,但如果态度不行,甚至有破坏性态度的,“我们就要及时(终止聘用),因为坏风气有蔓延性,我觉得这是对绝大多数公务员公道的做法,不要给一粒‘污染物’,整到整碗粥都唔食得。”

  此外,有市民关注有关赏罚机制是否涵盖医护和教师。李家超指,要视乎他们是否是公务员,若属公务员就需要遵从有关制度安排。   中评社香港10月25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行政长官李家超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七一重要讲话和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制定发表了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媒体联合专访时指,二十大报告清晰给予香港新理念、新战略、新思维,具有启发性。他表示,为在国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贡献香港力量,香港特区政府、各界要有勇于奋斗的新作为,政府会打破瓶颈,构建“主动兼积极”的组织文化和治理体系,亦会在推动两地融合发展中增强香港方面的主动性、主导性,把工作提升至新台阶。

  习近平今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亦强调,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李家超指,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指引他制定“施政的蓝图”,“事实上,在二十大胜利召开期间,有幸发表施政报告,体现香港整体由治及兴,在‘一国两制’下发挥香港的最大的优势......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这是关键和难忘的时刻。”

  他说,非常感谢二十大报告对“一国两制”的丰富及精辟的论述,“给我们一个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发展的蓝图以及指南。” 二十大报告亦清晰给予香港新理念、新战略、新思维,具有启发性,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香港处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各界要有勇于奋斗的新作为。”

  强化合作机制 督导落实进度

  李家超任内的首份施政报告不避难,在不少香港管治面临的深层和顽固问题上大胆着墨。李家超说,习近平在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的“四点希望”中指出,“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政府要从三方面推进治理水平的提升,包括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果,施政报告就是按这三方面的原则设计。他希望,透过这些努力令政府落实好每个施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