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太空贡献家国 港青前路更加广阔

  中评社北京10月6日电/据文汇网报导,国家已经完成多次载人航天任务,为人类探索太空作出历史性贡献。在国庆73周年的重要时刻,国家向香港送上大礼,宣布把航天载荷专家一职开放予港澳人士参与选拔,充分体现国家对香港的关爱、支持和信任。此次选拔标志着国家对香港科研水平的信心,亦标志着国家关心香港青年的未来。

  国家发展一日千里,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使过去不可能的事都变得可能。是次国家挑选港人上太空,固然令香港各界非常兴奋,但载荷专家的选拔门槛一点也不低,要拥有博士专业学位,至少具备3年经验。火箭搭载的人员数目少,能够被选上的,当然是精英,对候选者有极高的条件,要求也是相当合理。但既然有这么高的入场门槛,国家仍然开放给港澳人士参加选拔,就说明了港澳不乏可以参与国家航天任务的顶尖人才。这也证明了,只要香港投入国家发展大局,本地人才的出路一下子就可以拓宽了。

  鼓励大众敢想敢做回应时代要求

  国家除了软硬件资源丰沛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继续提升,从去年的第十二名上升到今年的第十一名,而该指数对世界百强科技集群的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位居第二,北京第三。目前中国与美国各拥有21个顶尖的科技集群,可见目前中国从事科创研发等工作,当中的含金量已经不亚于西方先进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上还有突破超前,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全力支持高新科技发展,很多政策都予以配合。就以无人驾驶智能汽车为例,其实最早开始研究的是美国,但由于当地政府的交通法律僵化,令无人驾驶技术无用武之地,至今仍停留在实验阶段。相反,无人驾驶公交车已于今年正式于广州投入服务,在无人驾驶的应用领域中,中国已经领先世界。这就是政策灵活所创造的环境,而这种鼓励创科的氛围可以推动未来的研发,让创新生生不息。当大家看到,以往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才会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要有新的思想和新的做事方式,才可以有能力解决新问题和回应新挑战。

  推动青年装备自己把握宝贵机遇

光学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