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在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9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力地支撑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可感可知
从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水北调东中线等重大工程竣工投运,到“县县通公路”“村村通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可感可知。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郑剑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21年底,中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4.3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81万公里,分别相当于10年前的1.3倍、1.7倍和3.7倍,高铁、高速公路、电网、4G网络规模等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服务质量能力持续提升。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左右的地级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宽带、直接通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4%左右,4G、5G用户普及率达到87%左右。
创新驱动能力显着增强。全球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建成,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吉泉±11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投产,中国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海光源等实现世界领跑。
郑剑说,下一步还将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