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打疫苗选举考量 蔡政府左支右绌

蔡英文脸书也感谢台积电、鸿海、慈济等捐赠BNT疫苗。(取自蔡英文脸书)

  中评社台北9月3日电(记者 黄筱筠)昨天首批BNT抵台,93万剂的疫苗正好可解蔡政府疫苗缺乏的燃眉之急,原本是好事一桩,但一开始却因为施打年龄引起争议,到货时又因为“复必泰”简体字的布条在下机前被移除,引发讨论。蔡政府凡事意识型态、选举考量,让好好的一件美事,成为失分的坏事。

  因BNT疫苗是目前市面上可以让12岁18岁施打的唯一疫苗,当BNT抵台前,疫情指挥中心公布12至17岁造册在学校施打,这个决定一般民众应该不会反弹,但因为英系、“正国会”希望可以扩大施打,范围由18岁往上延伸,加上台湾大学也呼吁,让疫情指挥中心政策急转弯,纳入18岁至22岁可以优先预约。

  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的急转弯,想必有派系的压力,以及大学生是主要支持民进党的族群,由于台湾大学是台湾各大学的意见领袖,台大登高一呼,这个年轻选票族群不小,蔡政府显然是不敢怠慢。但没想到因为之前疫情指挥中心之前已经提及,12至17岁造册施打后,剩下BNT疫苗开放给符合年龄,但还没有施打的族群预约,引起这些族群跳脚,这个反弹力道不比年轻族群小。

  蔡政府因为担心得罪年轻人,政策发夹弯后,又得罪另外的族群。英系之后解释,扩及18岁至22岁并非“插队”,而是担心这个年龄层成为疫苗孤儿,还说现在又有一批将近60万的AZ抵台,若按照由上往下的年龄施打,不挑疫苗一定都会打到疫苗。

  英系的说法就是偏袒年轻族群,许多人都是在等待莫德纳跟BNT疫苗,对于AZ以及台产高端疫苗都不具信心,才会在预约时不挑选这两种疫苗。这些人一看到BNT抵台,有机会可预约后,却被隔空拦截,想必心里不是滋味。既然按照年龄都可打得到疫苗,就按照顺序轮就好,又何必中间穿插18至22岁。为了顾及选举的支持群,蔡政府在这个政策上顾此失彼。   再来就是上海复星代理BNT的问题,鸿海创办人郭台铭5月中旬希望购买500万剂BNT,要捐赠给政府时即遭到刁难,关键在于标签相关问题,就是“复必泰”这3个字。在郭台铭购买前,就有绿委开始传,“复必泰”疫苗是中国大陆代工,但是大陆当时根本还没有工厂包装BNT疫苗。后来郭台铭解决了标签问题,BNT终于要来了,却又临时出现一批贴有“复必泰”疫苗,中国大陆因紧急使用授权(EUA)没过,疫情指挥中心开心宣布成功拦截这批货,如果这时候可以接受“复必泰”3个字,那当初又为何反对?

  接着是抵台当天把“复必泰”布条在下机前移除,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作法,被看破手脚。既然知道这批拦截来的BNT就是有“复必泰”,又何必刻意移除,然后在网路上又带风向批评中国大陆小动作?

  从BNT施打年龄的急转弯,到偷偷摸摸移除“复必泰”布条,都让人觉得蔡政府决策莫名其妙。主要是意识型态与选举考量让决策引起不满,如果能时时都以民众需求,兼顾公平分配当成出发点,就不会有这么多批评声浪出现。

蔡英文脸书也感谢台积电、鸿海、慈济等捐赠BNT疫苗。(取自蔡英文脸书)

  中评社台北9月3日电(记者 黄筱筠)昨天首批BNT抵台,93万剂的疫苗正好可解蔡政府疫苗缺乏的燃眉之急,原本是好事一桩,但一开始却因为施打年龄引起争议,到货时又因为“复必泰”简体字的布条在下机前被移除,引发讨论。蔡政府凡事意识型态、选举考量,让好好的一件美事,成为失分的坏事。

  因BNT疫苗是目前市面上可以让12岁18岁施打的唯一疫苗,当BNT抵台前,疫情指挥中心公布12至17岁造册在学校施打,这个决定一般民众应该不会反弹,但因为英系、“正国会”希望可以扩大施打,范围由18岁往上延伸,加上台湾大学也呼吁,让疫情指挥中心政策急转弯,纳入18岁至22岁可以优先预约。

  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的急转弯,想必有派系的压力,以及大学生是主要支持民进党的族群,由于台湾大学是台湾各大学的意见领袖,台大登高一呼,这个年轻选票族群不小,蔡政府显然是不敢怠慢。但没想到因为之前疫情指挥中心之前已经提及,12至17岁造册施打后,剩下BNT疫苗开放给符合年龄,但还没有施打的族群预约,引起这些族群跳脚,这个反弹力道不比年轻族群小。

  蔡政府因为担心得罪年轻人,政策发夹弯后,又得罪另外的族群。英系之后解释,扩及18岁至22岁并非“插队”,而是担心这个年龄层成为疫苗孤儿,还说现在又有一批将近60万的AZ抵台,若按照由上往下的年龄施打,不挑疫苗一定都会打到疫苗。

  英系的说法就是偏袒年轻族群,许多人都是在等待莫德纳跟BNT疫苗,对于AZ以及台产高端疫苗都不具信心,才会在预约时不挑选这两种疫苗。这些人一看到BNT抵台,有机会可预约后,却被隔空拦截,想必心里不是滋味。既然按照年龄都可打得到疫苗,就按照顺序轮就好,又何必中间穿插18至22岁。为了顾及选举的支持群,蔡政府在这个政策上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