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香港是一带一路与大湾区融资中心

讨论环节主题为“香港:‘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资融资中心”(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梁帆)为期两天的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9月2日继续举行,当日上午的讨论环节主题为“香港:‘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资融资中心”。WeLab虚拟银行董事局主席陈家强,渣打银行(香港)董事总经理Peter Burnett,德勤中国全国资本市场领导合伙人陈清珠,卓佳董事总经理及IPO总监锺绛虹,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银行香港企业业务主管洪纪伦共同探讨香港如何通过融资来支持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发展。

  陈家强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是两个重要的机遇。首先大湾区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经济引擎,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让东南亚地区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强大推力。香港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亦是两个机遇之间的桥梁,能够协助所有人参与、寻找到机遇中蕴含的机会。香港有着丰富的集资融资经验,毫无疑问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带领者,帮助新兴市场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通过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相信未来香港可以更好地协助投资者以及“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陈清珠提到,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于当地而言,“一带一路”都是很好的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关于生物科技、基础建设的企业,今时今日来香港进行IPO适逢其时。香港具备资金池,很多投资者正在寻找“一带一路”的项目。

  洪纪伦结合20余年的工作经历表示,以前香港的公司似乎只懂得“在香港融资,到内地投资”的模式。但2015年后有重大改变,许多中国企业通过香港为项目融资,以及借香港作为平台在海外融资。自从大湾区建设开始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活动频率都大幅增加,对香港自身亦是很好的机会。

WeLab虚拟银行董事局主席陈家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Peter Burnett称,他亲身参加了第一届到第六届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早期论坛的重点只围绕“一带一路”展开,但从去年开始,议程还包括了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项目“三维一体”,涵盖香港、澳门与内地,它是过去几十年来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延伸。但许多大湾区的活动基于较为传统的融资方法,“一带一路”相比大湾区而言更加“多维化“,跨过了不同的施法区,融资难度非常巨大,需对融资、资本市场、跨境文化、法律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虽然“一带一路”地区的融资难度大于粤港澳大湾区,但其中化解困难的关键因素就是香港。香港几十年的金融发展历程证明其熟悉并了解如何把不同的国家与施法区连接起来,并累积、分配资金,懂得如何将资本“引起来”再“走出去”。

  锺绛虹表示,大湾区的许多企业已经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但是还未见到“一带一路”的企业有这样的案例,其中的缘由是大部分“一带一路”的企业是做关于基础建设的项目,不一定能达到目前上市的要求。香港有创业板,因此亦可以为“一带一路”的企业量身打造一个板块,助其融资上市。

德勤中国全国资本市场领导合伙人陈清珠(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银行香港企业业务主管洪纪伦(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渣打银行(香港)董事总经理Peter Burnett(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卓佳董事总经理及IPO总监锺绛虹(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讨论环节主题为“香港:‘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资融资中心”(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梁帆)为期两天的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9月2日继续举行,当日上午的讨论环节主题为“香港:‘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资融资中心”。WeLab虚拟银行董事局主席陈家强,渣打银行(香港)董事总经理Peter Burnett,德勤中国全国资本市场领导合伙人陈清珠,卓佳董事总经理及IPO总监锺绛虹,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银行香港企业业务主管洪纪伦共同探讨香港如何通过融资来支持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发展。

  陈家强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是两个重要的机遇。首先大湾区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经济引擎,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让东南亚地区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强大推力。香港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亦是两个机遇之间的桥梁,能够协助所有人参与、寻找到机遇中蕴含的机会。香港有着丰富的集资融资经验,毫无疑问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带领者,帮助新兴市场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通过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相信未来香港可以更好地协助投资者以及“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陈清珠提到,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于当地而言,“一带一路”都是很好的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关于生物科技、基础建设的企业,今时今日来香港进行IPO适逢其时。香港具备资金池,很多投资者正在寻找“一带一路”的项目。

  洪纪伦结合20余年的工作经历表示,以前香港的公司似乎只懂得“在香港融资,到内地投资”的模式。但2015年后有重大改变,许多中国企业通过香港为项目融资,以及借香港作为平台在海外融资。自从大湾区建设开始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活动频率都大幅增加,对香港自身亦是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