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秋晨:内地和香港企业应全方位加强合作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沈而忱)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日正式开幕。在以“RCEP助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新发展”为题的分论坛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致辞表示,RCEP的签署将规则和制度层面推动区域设施互联互通,内地和香港两地企业应全方位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金融、超级联系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联合打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国际合作。
房秋晨提到,全球疫情仍然在持续蔓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着增多,各类衍生的风险也在逐步显现,国际间正常往来依旧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基础设施领域国际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房秋晨列举数字道,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79.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2%,新签合同额1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5592.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93.5亿美元,行业总体的发展态势远好于预期,展现出了“一带一路”强大的韧劲和活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亚洲市场新签合同额达到了315.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4.2%。在东南亚市场新签合同额2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1.5%,凸显在亚太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房秋晨指出,去年11月,RCEP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我认为RCEP的签署和下一步的生效实施,将为区域经济复苏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中国与亚太国家基建合作与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之间合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主要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则转变必将带动设施运转。RCEP从规则和制度层面推动贸易服务和投资发展,本身就是重要的促进区间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软性的基础设施。在服务贸易领域,各方在建筑、工程、旅游、房地产、运输等方面都做了更大程度的开放。随着协议的生效实施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对交通、能源、通讯等跨境基础设施的便利化、标准化、整体性提出新要求,区域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第二,经济复苏进程将拉动重点产业机遇不断呈现。RCEP区域内,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当中,当前各国竞相推出了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了经济结构,实现了产业的升级。随着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进程的加快,基建领域改造升级的需求也将会大幅提升,在能源、交通、水务、新基建等领域将出现更多的投资建设机会。
第三,产业链工业链重组和价值。RCEP地区内既有日、韩、澳、新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新兴的经济体,借助RCEP,区域内要素流动将更加的顺畅。通过汇集组合先进要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也将会加速,基建领域最具产业链基础更高的特点,在创新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有望在RCEP区内形成基建领域合作的市场区域,为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基建合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房秋晨指出,面对后疫情时代和“一带一路”国际间合作的新形势,内地和香港两地企业应全方位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特许经营的项目实施、国际金融中心、超级联系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用好RCEP的政策鼓励,联合打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基建项目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链接国际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国际合作。
房秋晨建议,企业家们可以重点关注燃气发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绿色零碳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打造中国建设利益共同体,积极的构建包容互惠、共同成长的国际基建合作新生态。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沈而忱)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日正式开幕。在以“RCEP助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新发展”为题的分论坛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致辞表示,RCEP的签署将规则和制度层面推动区域设施互联互通,内地和香港两地企业应全方位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金融、超级联系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联合打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国际合作。
房秋晨提到,全球疫情仍然在持续蔓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着增多,各类衍生的风险也在逐步显现,国际间正常往来依旧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基础设施领域国际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房秋晨列举数字道,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79.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2%,新签合同额1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5592.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93.5亿美元,行业总体的发展态势远好于预期,展现出了“一带一路”强大的韧劲和活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亚洲市场新签合同额达到了315.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4.2%。在东南亚市场新签合同额2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1.5%,凸显在亚太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房秋晨指出,去年11月,RCEP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我认为RCEP的签署和下一步的生效实施,将为区域经济复苏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中国与亚太国家基建合作与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之间合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主要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则转变必将带动设施运转。RCEP从规则和制度层面推动贸易服务和投资发展,本身就是重要的促进区间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软性的基础设施。在服务贸易领域,各方在建筑、工程、旅游、房地产、运输等方面都做了更大程度的开放。随着协议的生效实施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对交通、能源、通讯等跨境基础设施的便利化、标准化、整体性提出新要求,区域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也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