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评论:从英女王逝世看香港的“去殖化”

9月11日,载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灵柩的灵车队伍从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出发,抵达爱丁堡。(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9月15日电/据大公报评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引起世界各地的关注。在香港,一些人到英驻港总领馆外排队吊唁,馆外还有些人买来鲜花月饼致祭,极个别人甚至单膝跪地“如丧考妣”。反华媒体对此大作文章,声称“反映了港人怀念英殖民统治”云云。事实上,有上述言行的只是极少数人,绝不代表香港社会,而反华媒体显然也是在进行另类政治宣传,然而这一现象仍然值得关注,因为它说明了香港还有一部分人抱有根深蒂固的“恋殖心态”,香港的“去殖民化”还有不少工作要切实推进。

  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上周五(9日)下半旗志哀,一些人带同鲜花前去悼念。一些外国媒体对此大做文章,称“大批港人哀悼英女王”,还专门访问市民称“对英女王表示尊敬,感激她对香港的贡献”;更引述“黄丝”时事评论员称,“英女王逝世勾起港人对英殖时期的缅怀,感慨香港今天变成这样,特别是曾经建立的文明、人权、民主、自由都大幅倒退”云云。

  显而易见,反中乱港分子以及反华媒体是在进行一场别有用心的政治宣传,意图通过一些“黄丝”的反应以及相关报导,去编造港人对“殖民统治时期的美好回忆”,并以此来攻击国安法实施之后的香港特区新局面。虽然写的是英女王逝世,实际上是在替“殖民统治”洗白、为“爱国者治港”抹黑,可谓居心恶毒。

  反华媒体别有用心的政治宣传

  事实上,前往英驻港总领馆悼念的人虽然有,但根本谈不上“反映香港社会心态”。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对此都是当作一宗普通新闻来看待,那些前往致哀的既有出于礼节性的,也有出自于简单的对英女王的尊重,甚至有“追星”性质的。从本质上而言,一些人向英女王志哀,反映的只是少部分香港市民的心态,绝不能代表香港社会主流。英女王早已不是港英管治时期的英女王,英国也早已不是1997年前的英国。反华媒体幻想的“港英遗民”占香港社会主流,不过是可笑的自我意淫。

  但是,极少部分人至今仍然存在的“恋殖心态”却值得关注。就像网上广传的那张“港青单膝跪地拜祭”的照片一样,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香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照片中的青年,不过二十出头,很有

广电宽带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