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培养有利国家发展的社会栋梁
来源:大公报 作者:胡剑江
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早前宣布推出“共创明Teen”计划。计划可谓是集合集结官商民力量,扶持贫穷港青。计划包含三大元素,即“师友配对”、“个人发展规划”和“财政支援”。为每名参与学员配对一名义务导师,与学员分享人生经验,启发学员探索自我,协助他们订立个人发展及理财规划。这是特首李家超落实其“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政纲,推行解决跨代贫穷的试验计划,备受各界关注。
笔者认同计划的大方向,政府除了优先招募年轻领袖为友师,也可以考虑纳入同为基层学生出身的各界成功人士,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学员需求,所分享的经验亦能引起更多共鸣,幷给学员带来正向价值观。笔者建议,对计划个案进行为期5至10年的长期追踪研究,以考察受助人及家庭的阶级流动情况,从而检视计划成效,幷加以改进。同时为参加计划的友师提供培训,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与青少年沟通。
友师在过程中可以向青少年讲解“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政府也应该在计划中加入协助青少年建立正确国家观念的元素,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以便将来可为国家发展贡献一分力。
借鉴过往行之有效的内地实习或参观访问活动,特区政府可以积极联同内地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为港生实习、参观访问提供各种方便和条件,鼓励和引导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到大湾区,以至内地其他城市的教育、商业、高科技、“文、体、艺”等机构作考察、体验、互动、交流,增进学员对大湾区与国家发展的了解和认识,幷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创新创业能力、竞争力,为其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途径。此不但是为了解决跨代贫穷,也是为了培育出有利国家与香港发展的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