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塑造肉食观 素食者女性居多

  中评社香港9月7日电/香港文汇报报导,素食文化近年日渐流行,但当中存在性别差异,各地女性素食者比例普遍高于男性。心理学家分析称,不论是人类历史发展还是饮食文化营销,都会潜移默化影响民众吃肉的意愿,男性或更倾向以吃肉展现强壮形象。

  宰羊心理实验 男女反差大

  加拿大卑诗大学心理学家海涅认为,肉在人类狩猎历史上是一种珍贵食物,在过去的父权制社会中象征着一种地位,所以男性有食肉的优先权。到十九世纪,社会普遍接受女性外出用膳,食肆和广告商在市场营销中选择用沙律和甜品与女性相配,牛扒则更适合男性,这种思维似乎一直延续至今。

  美国心理学家泽姆勒于2018年进行一项实验,为志愿者提供一道羊肉菜肴,并让他们观看饲养及屠宰羊的影片,发现所有女性瞭解动物与肉食的关联后,对肉食兴趣都会减少,但男性基本上不受影响,有男性志愿者称,他们认为实验是为说服他们少食肉,甚至将来不让他们食肉,反而令他们觉得要趁现在“吃多些肉”。

  泽姆勒认为,男性对食肉的态度较女性直接,大多会承认自己喜欢动物也喜欢食肉,他们会用“有助身体健康”或“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为由,说服自己继续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