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答中评:李家超政纲点出香港重要问题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香港5月1日电(记者 段晓鲁)4月29日上午,李家超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政纲简介会,公布参选政纲。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家超的政纲内容虽然短,但四大纲领已经点出香港最重要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以结果为目标更是比其他漂亮口号更加有力,亦反映出他的责任担当。

  何建宗认为,李家超的政纲内容虽然短,但四大纲领已经点出香港最重要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首先,作为工作超过40年的公务员,他坦白承认必须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建立忠诚、高效、贴地的团队,以结果为目标,树立敢于做事的新风;这正是回应多年来香港社会对政府和公务员的批评,更反映他深刻认识到,第五波疫情的处理所反映的各种政府内部协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以恢复市民对政府的信心。

  “以结果为目标这六个字虽然在商业社会是金科玉律,但对于凡事以程序至上的保守公务员文化而言,无疑是很大的突破”,何建宗说,这六个字不仅应用于公务员,也应用在李家超本人,他也预料到市民会严格审视他当选后五年的政绩。这六个字比各种漂亮的口号更加有力,也反映他个人的责任担当。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到对治港者管治能力的要求时,认为管治者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李家超先生愿意以这六个字作为对下届政府和他个人的期许,是值得肯定的。

  何建宗表示,自己最关心的是支援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学习、就业、和创业的部分,其智库在2020年创办“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项目,对有意到内地升学、内地在读生和毕业生提供支援,并在广州大学城设立办公室。近年有意到内地升读大学的年青人越来越多,希望新一届政府可以增加资源,全方位协助到内地尤其大湾区升学,就业和创业的年轻人。百闻不如一见,大部分青年人到了大湾区都会对国家的各方面改观,他们在大湾区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远远大于香港。

  何建宗谈到,过去自己曾经在中央政策组和数个民间智库工作,现在也是全职投入自己创办的智库,研究一国两制、基本法、大湾区和青年问题。当年中策组最重要的功能,除了政策研究,还有为民意把脉、发掘政治人才和与内地联系这三方面。当中后两者至关重要,也是它与民间智库最大区别。中策组当年以非全职顾问方式邀请社会各界别人士,以个人身份为政府提供意见,中策组也从中物色人才,其后加入政府担任问责官员的为数不少,也为咨询委员会带来新面孔。李家超先生提到要汇聚、培养和吸纳管治人才,新的智囊机构正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超然于个别政策局和部门的思维和视野,以更宏观的角度考察人才,确保他们符合“爱国者治港”和中央对管治能力的要求。

  何建宗亦表示,中策组过去对香港融入国家发展作出众多贡献,包括研究区域发展、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发展、推动特区政府参与国家五年规划等等,是其他部门难以比拟的。它以专家学者为主,公务员担任辅助角色,可以更灵活地运作和服务行政长官。它与内地众多高层次智库保持恒常沟通和交流,有助香港了解国家发展,也有助中央更了解香港情况。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香港5月1日电(记者 段晓鲁)4月29日上午,李家超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政纲简介会,公布参选政纲。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家超的政纲内容虽然短,但四大纲领已经点出香港最重要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以结果为目标更是比其他漂亮口号更加有力,亦反映出他的责任担当。

  何建宗认为,李家超的政纲内容虽然短,但四大纲领已经点出香港最重要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首先,作为工作超过40年的公务员,他坦白承认必须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建立忠诚、高效、贴地的团队,以结果为目标,树立敢于做事的新风;这正是回应多年来香港社会对政府和公务员的批评,更反映他深刻认识到,第五波疫情的处理所反映的各种政府内部协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以恢复市民对政府的信心。

  “以结果为目标这六个字虽然在商业社会是金科玉律,但对于凡事以程序至上的保守公务员文化而言,无疑是很大的突破”,何建宗说,这六个字不仅应用于公务员,也应用在李家超本人,他也预料到市民会严格审视他当选后五年的政绩。这六个字比各种漂亮的口号更加有力,也反映他个人的责任担当。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到对治港者管治能力的要求时,认为管治者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李家超先生愿意以这六个字作为对下届政府和他个人的期许,是值得肯定的。

  何建宗表示,自己最关心的是支援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学习、就业、和创业的部分,其智库在2020年创办“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项目,对有意到内地升学、内地在读生和毕业生提供支援,并在广州大学城设立办公室。近年有意到内地升读大学的年青人越来越多,希望新一届政府可以增加资源,全方位协助到内地尤其大湾区升学,就业和创业的年轻人。百闻不如一见,大部分青年人到了大湾区都会对国家的各方面改观,他们在大湾区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远远大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