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黄载皓谈中韩与韩新政府

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4月28日电(记者 郭至君)1992年,原处于冷战不同阵营的中韩两国正式建交,此前一直相互对立、隔绝的两个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开始增加,此次建交标志着东北亚地区冷战体制的瓦解,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年已是中韩建交三十周年,但国际格局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年五月,韩国青瓦台将易主,面对韩国新总统、新政府,加之新冠疫情的阻挠和俄乌热战对国际局势带来的深刻变化,中韩关系应如何前行?日前,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专访,就即将执政的尹锡悦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对中韩关系的期待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总体来讲,他认为,两国已走过了三十年,中国话常说“三十而立”,因此新时代的韩中关系应该是一种积极化解分歧的“聚同化异”的关系,而不是追求共同利益而拖延分歧的“求同存异”的关系,两国应该在新时期进行务实的战略合作。

  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总统直属政策企划委员会委员。他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获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曾任韩国青瓦台国家安全室、外交部、国防部、国会等谘询委员;他也曾任韩国国防研究院安保战略中心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所研究员(Brookings Institution,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日本防卫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of Japan)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安全与外交政策,以及东北亚政治与安全问题。他于今年4月被聘为中评智库基金会首位外国高级研究员,并在中评网上开设了“黄教授的战略观察”专栏,与中评智库进行进一步深度合作。

  尹锡悦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会是什么?

  韩国前检察总长尹锡悦于3月韩国总统大选以微小幅度战胜前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将于5月9日接棒文在寅政府,对此,黄载皓认为,韩国新政府如何决定在中美之间的立场,只能通过接收委员会的成立以及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和外交部长的任命来确定。然而,由于所有现在提名的候选人都主张盟友优先,他们会显得更加偏重美国。

  韩美在去年5月的首脑峰会上已同意升级为“全面战略同盟”,涵盖从传统军事领域到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尹锡悦候任总统在一月发表的《外交事务》中强调了“以自由民主主义的价值观为基础,与国际社会一起追求实际合作”,这基本上是强调了美国所宣导的价值观。此外,文章还包含了印度太平洋秩序、韩日关系正常化、强化韩美同盟等愿景。

  黄载皓表示,这样看来,未来韩国接受美国的印太战略的可能性会变得很大。除了与美国的军事联盟之外,我们还需要显着加强我们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以利用尖端技术和经济网路向前发展。四边安全对话(Quad)的立场是,韩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参与疫苗、气候变化、高新技术和网路空间等工作组来自然地加入Quad Plus。

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评资料图)

  尹锡悦新政府的对华政策会是什么?

  黄载皓指出,此前由于是选举时期,对中国的批评相当多。候任总统尹锡悦的大部分外交和安全顾问都是亲美人士,所以对中国的批评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的“反中”,很可能是“非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即,对中国的反感大于好感。

  尹锡悦候任总统通过原则外交来建立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新互利关系,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原则”和“互惠”,未来中国则需要注意不要对韩国表现出独断的一面,否则,韩国新政府可以在政治上充分利用民众的反华情绪。尹锡悦的基本思路是,虽然韩国在美中之间奉行“两条腿外交”,但过去五年来文在寅政府既没有赢得中国的心,也让美国失去了对韩国的信心,被说成是“韩国倒向中国”。所以尹政府不会采取文政府那样的对华政策。

  对于中方高度关切的萨德(THAAD)配置的可能性,黄载皓表示,虽然当选人在总统选举的进程中提到了萨德的部署,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部署萨德。但是,在韩美同盟的背景下,在美国得到很多呼应,经常会出现与中国利益背道而驰的情况。例如,QUAD参与的项目和范围会增加,不仅仅是软性争论,硬性争论部分得到呼应的话,与中国的冲突将频繁发生。由于没有承诺萨德的“三不立场”(不增加部署萨德、不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网路、不推动韩美日军事同盟),韩新政府可能将在必要的时候适当使用。

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评资料图)

  韩中未来可能合作的领域有哪些?

  黄载皓分析,迄今为止,韩中关系相对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朝政策的利益与经济合作是一致的。韩国新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的理解被误解的可能性很大,合作空间会减少。

  韩国新政府的对朝政策会在“无核轨道”和“和平轨道”中优先选择“无核轨道”,对朝鲜表现出有条件的高压姿态。目前,外交安保参谋班子人员由李明博政府时期的组成为主力。我们应该记住,在李明博时代,“弃核、开放、3000”是作为条件提出的,即如果朝鲜放弃核武器并开放,他们将得到人均收入提高到3000美元水准的帮助。

  对此,黄载皓认为,被刺激了其自尊心的朝鲜会强硬到底。即使在尹锡悦的承诺中,如果无核化是切实可行的,他将通过免除联合国制裁的方式向朝鲜提供经济支援,但朝鲜绝没有接受的理由。尽管如此,尹新政府会发现很难,也不太可能对朝鲜采取新的态度。与此同时,还极有可能要求中国对朝鲜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对朝之外韩中合作的其他领域,黄载皓表示,一旦新冠疫情好转,应尽早实现两国领导人互访,深化韩中围绕经济、公共卫生、气候变化、文化交流等领域并扩大合作,其中包括定期执行韩国国家安全室长官与中国负责外交事的国务委员之间的高层战略对话,以及在外交国防或外交经济领域推动或建立部长级战略对话等等。   美中战略竞争之间的韩国会采取何种战略?

  黄载皓说,韩国新政府表示将重视对华关系,一开始不会采取刺激的行动。但是,随着对美关系和韩美日三角关系的强调和合作,出现了让中国感到不安的局面。举例来形容,就是在台球桌上的三分球虽然只在这个方向上被击中,但它接触或击中了另一个球。

  与此同时,在国内,美中之间将在战略模糊或战略清晰之间展开激烈的逻辑斗争。然而,在尹锡悦候任总统的立场看,他更喜欢战略清晰度,加强同盟基调将持续下去,韩中关系将表现出平静中有紧张。黄载皓认为,战略模糊和战略清晰是相辅相成的概念,并不相互对立,应该适当结合。与其考虑选择,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我们的战略愿景和实施能力。即使在保持战略模糊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明确性,有时在选择战略性明确性时必须显示战略模糊性。

  这不是选择的问题,也没有必要仅仅因为选择了就坚持那个策略,必须考虑并灵活应对这两种策略的有效性、有用性、及时性和相关性。在对美选择战略明确立场时,能否承受来自中国的巨大“成本”,即,能否自信地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推行对朝政策,承受中国有形和无形的经济压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美国能否给韩国提供充分的心理和政策支持,如果有这种信心,就有可能放弃模糊战略。如果没有,则必须做出全面的决定。   关于韩中关系的展望和对中国的寄语

  黄载皓说,对于韩国最为敏感的朝鲜威胁,中方每次都对韩国强调要关注朝鲜的安全担忧,那么,韩国的安全担忧也应该考虑在内。由于新政府在无核化进程与和平进程中高度重视无核化进程,朝韩之间的对抗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也必须承认这一现实,每次只在朝韩之间扮演好员警的角色并不容易。

  黄载皓指出,韩中两国应该避免对彼此的期望过高。五年来,韩中两国一直对对方保持谨慎。韩国过去五年一直把重点放在朝鲜和美国身上,实际上并没有积极应对中国。韩中两国努力为对方做得更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平时防止和处理彼此的误解。中国应该明白,在美中竞争中,韩国的战略空间存在困难,不能觉得韩国会对美国言听计从,因此对韩国的要求也不可随心所欲。

  韩国方面也不应该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中国并对其施压,韩国期待中国在朝韩之间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来看中国这样做的动力不足。不过,如果韩国重视韩中关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积极沟通一定会发挥作用。   希望韩中未来向着哪个方向发展?

  黄载皓表示,首先是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韩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包括过去几年成为G7邀请国,不断扩大着韩流等文化力量,也成为了联合国第一个从最贫穷的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的国家。总体来看,韩国已成为一个在国际社会引起舆论关注和引领潮流的国家,是中国在提升全球影响力过程中能够提供帮助的国家,韩中的双边关系已经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韩中关系现在仅仅被视为双边关系是不合理的,现在是到了超越中韩或韩半岛,超越区域,延伸至全球层面的时候了。两个国家应该要把双边关系提升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时候做出相应的宣言和合作了,在这种继承意义上,两国有必要以相互包容的态度来讨论,瞭解两国在全球伙伴关系框架内的敏感问题和推进伙伴关系的切实方案。

  第二,黄载皓希望,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新兴韩中关系。希望新的韩中关系应该是一种积极化解分歧的“聚同化异”关系,而不是追求共同利益而拖延分歧的“求同存异”。这也是一种即使发生冲突和误解,也可以通过对话和沟通来解决的关系。为此,两国必须契合商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行务实的“战略合作”。

  第三,黄载皓也提出了三个切实的战略合作。一是营造安全环境的战略合作。有必要创造动力和契机,超越韩半岛和平进程,进入朝鲜半岛繁荣进程。二是营造更加发达经济环境的战略合作。韩中两国必须在合理、全面的可持续经济合作协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共同发展。三是营造福利环境的战略合作。希望韩中两国不仅仅是在教育、文化、环境和医疗等国内福利问题上进行合作,在疾病、灾害、犯罪和环境等超越国界的问题上也能够进行合作。

  黄载皓最后表示,今年是韩中建交30周年,从他个人来讲,他希望推动举办会聚两国资深专家分享经验和智慧,寻找解决方案的“韩中贤人会议”;从女性角度解决问题的“韩中妇女和平会议”;以及就两国的多种挑战性问题进行讨论的“韩中青年未来会议”等活动。此外,两国之间的地方合作、智库合作、人文交流合作也是必要的。

  本专访为中评社“中韩建交三十周年”系列深度专访之一,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4月28日电(记者 郭至君)1992年,原处于冷战不同阵营的中韩两国正式建交,此前一直相互对立、隔绝的两个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开始增加,此次建交标志着东北亚地区冷战体制的瓦解,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年已是中韩建交三十周年,但国际格局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年五月,韩国青瓦台将易主,面对韩国新总统、新政府,加之新冠疫情的阻挠和俄乌热战对国际局势带来的深刻变化,中韩关系应如何前行?日前,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专访,就即将执政的尹锡悦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对中韩关系的期待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总体来讲,他认为,两国已走过了三十年,中国话常说“三十而立”,因此新时代的韩中关系应该是一种积极化解分歧的“聚同化异”的关系,而不是追求共同利益而拖延分歧的“求同存异”的关系,两国应该在新时期进行务实的战略合作。

  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总统直属政策企划委员会委员。他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获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曾任韩国青瓦台国家安全室、外交部、国防部、国会等谘询委员;他也曾任韩国国防研究院安保战略中心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所研究员(Brookings Institution,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日本防卫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of Japan)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安全与外交政策,以及东北亚政治与安全问题。他于今年4月被聘为中评智库基金会首位外国高级研究员,并在中评网上开设了“黄教授的战略观察”专栏,与中评智库进行进一步深度合作。

  尹锡悦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会是什么?

  韩国前检察总长尹锡悦于3月韩国总统大选以微小幅度战胜前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将于5月9日接棒文在寅政府,对此,黄载皓认为,韩国新政府如何决定在中美之间的立场,只能通过接收委员会的成立以及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和外交部长的任命来确定。然而,由于所有现在提名的候选人都主张盟友优先,他们会显得更加偏重美国。

  韩美在去年5月的首脑峰会上已同意升级为“全面战略同盟”,涵盖从传统军事领域到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尹锡悦候任总统在一月发表的《外交事务》中强调了“以自由民主主义的价值观为基础,与国际社会一起追求实际合作”,这基本上是强调了美国所宣导的价值观。此外,文章还包含了印度太平洋秩序、韩日关系正常化、强化韩美同盟等愿景。

  黄载皓表示,这样看来,未来韩国接受美国的印太战略的可能性会变得很大。除了与美国的军事联盟之外,我们还需要显着加强我们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以利用尖端技术和经济网路向前发展。四边安全对话(Quad)的立场是,韩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参与疫苗、气候变化、高新技术和网路空间等工作组来自然地加入Quad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