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抽水保灌一线见闻
25日下午,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的田野上,随着一声长笛,一辆大型排涝车停了下来,尘土满身的队员们跳下车,安水泵、接水管。不一会儿,他们就汗流浃背。
这20名队员来自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一周来,他们冒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转战衡阳市下辖的耒阳市、常宁市、衡南县等地的多个乡村,帮助村民进行远距离灌溉。
烈日下的田野,队员们每接一根水管,都比平时耗费更多体力。刚开始,每节20米长的管道一个人可以扛着走,打湿沾泥后,重量增加,两个队员一起拖着走都费劲。尽管如此,队员们没有懈怠,在狭窄不平的田间小道上来回奔走,全身上下早已湿透。
经过不懈努力,一条长长的输水管道蜿蜒在田野,把水渠中的河水送到急需“解渴”的农田里。
“在耒阳市坛下乡和衡南县松江镇,我们接的输水管道长度达到了800米;在常宁市荫田镇,我们接的输水管道将近1500米长,远远超过了平时训练的距离,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大队长贺端成说。
本轮旱情中,常宁市大堡乡复兴村300亩晚稻田受旱程度严重,农田已干涸、开裂,急需水源灌溉。8月20日晚,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指战员在结束耒阳市坛下乡的应急抽水灌溉任务后,连夜奔赴常宁市大堡乡抗旱救灾前线。
“要不是他们,我今年承包的几十亩晚稻就基本绝收了,看到来水的那一刻我很激动。”复兴村种粮大户李满成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