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新动向评析
【摘要】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历来为中国大陆方面高度重视,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挑衅乃至挑战中国主权完整的利器。近年来两岸关系复杂且严峻,西方国家继续强化与台互动,一再背离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已达成的共识,损害了与中国的政治互信基础。西方国家在涉台问题上利益考量不尽相同,但根本上是为了阻碍中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牵制和遏制的战略图谋。中国在应对日渐复杂的台海局势时,除了保持战略定力、见招拆招之外,还应该努力把握台海局势的主动权,积极谋求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实施“反中亲美亲日友欧”的对外政策和执政路线。近年来,两岸政治关系日趋紧绷,台海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竭力为“台独”正名,提出“不同的中国观”,宣称台湾为“民主国家”等一系列操弄,暗藏着“台独”在面对与大陆综合实力差距日益增大时,主动谋求“政治出路”的基本考量。试图通过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官方化、国际化互动,藉助外部势力,最终使台湾独立于大陆而存在,建立所谓“台湾共和国”。相对于马英九政府而言,民进党当局更加希望亲近西方国家,与之谋求“亲密关系”,为“台独”增添外部助力。
众所周知,台湾对于中国大陆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价值,台湾问题直接关联着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台湾扼守中国出海口,是中国大陆海上防御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对外开展海上交流活动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海上极其重要的关卡。美、日等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插手台海事务,企图阻挠两岸和平统一,不仅因为台湾之于日本和美国而言同样具有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也是为了挟制中国,从而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台湾岛处于“第一岛链”的枢纽位置,对于日本而言是“海上生命线”的要冲。对于中国的崛起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本不但不乐见其成,相反,深感不安、焦虑乃至恐慌。加之台湾扼守中国海上咽喉要道,日本顽固推行其以台制华的图谋。对于美国来讲,台湾作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美国对华战略中扮演特殊的角色,是其以台制华的“王牌”。一旦两岸实现统一,台湾之于美、日等国的地缘战略优势将顷刻瓦解;美、日等国也不愿接受一个统一、强大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因此,台湾的“台独”势力与美日等国家可谓是“一拍即合”。
一、近期西方国家与台湾互动的特点
西方国家在涉台问题上的策略为:美国增强与台互动,不断试探中国的外交底线,美国的盟友——日本、欧盟紧随其后;其他国家受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同样通过打“台湾牌”向美国示好;西方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藉台湾问题对中国形成“围殴”之势,进而牵绊与遏制中国。
(一)与台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实质交往愈加公开化
日本首相及其他高官近期一再发表涉台不当言论。2021年6月9日,日本前任首相菅义伟在国会辩论时,公然将台湾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幷列为国家;6月12日,菅义伟在G7峰会上表示,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则在7月5日在东京都演讲时,把台海可能发生内战与“威胁日本存续”划等号,将使用集体自卫权来“保卫台湾”。7月13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2021版《防卫白皮书》,首次明确指出稳定台湾地区局势对日本安全保障和国际社会稳定十分重要。8月20日,日本自民党计划与台湾民进党举办“2+2安全对话”,企图以政党对话突破日台官方交往的限制。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也有“台湾的稳定是日本的事情”“保护台湾”“台湾是兄弟和家人”等荒谬且可笑的言论。①10月,新上任的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国会众议院代表质询中称,将持与“台湾”“非官方的实质关系”这一以往政府方针,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日台间的合作和交流”,将持续关注台湾局势。
无独有偶,立陶宛作为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在美国支持下扯起反华大旗,藉支持台湾为名公然干涉中国内政。7月20日,台湾当局吴钊燮宣布与立陶宛政府关于台湾在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达成一致,为此中方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对于中方强硬的外交回应,8月25日,26个欧洲国家、欧洲议会及加拿大“福尔摩沙俱乐部”共同主席及其核心成员,联名致函欧盟及北约,要求支持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要求欧盟及北约支持立陶宛。10月28日捷克议会参议院邀请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访问捷克。
9月有媒体报道,美国考虑将“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10月22日,拜登表示,如果中国大陆武力统一两岸,美国将为台湾提供防卫支持。②不过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随即重申了美国政府对台的一贯政策没有发生变化,对是否会与中国大陆动武语焉不详,这也说明了美国暂时幷未做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或者说台湾之于美国的重要性带来的收益不及中美开战给美国带来的损失。11月1日,美国政府捐赠150万剂Modena疫苗抵达台湾,美国在台协会表示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是“真朋友真进展”,是基于贸易与投资、安全合作、人文交流,以及共享的民主价值之上。③力图将台湾塑造成民主的样板,让台湾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一贯伎俩。这些国家的言论和行动背离了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违背了对中方作出“不将台湾视为国家”的政治承诺,损害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二)以美-台-日同盟为基础,军事互动频繁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美日台三方加强了合作,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尤其突出,美日台三方同盟也随之呈现出从“隐性”逐步向“显性”过渡的趋势。④近年来,美日台三方同盟的显性化愈演愈烈。
对台军售以及相关军事活动主要以美为主,形成“美台”军事同盟,试图支持台湾以武谋独。特朗普政府累计对台军售共183.3亿美元,4年对台军售11次。其中仅2020年就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拜登政府执政第一年对台军售频次有所降低。2021年7月15日,美军一架运输机降落台湾,中方提出严正警告;美国国务院8月4日批准向台出售40套、总价7.5亿美元的中型自行榴弹炮系统及相关设备,这是拜登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对台军售,也充分说明了美国从未放弃以台制华的战略取向。不仅如此,美国政府从台湾的立场出发,指责中国大陆行使主权的正当行为。10月4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主持新闻发布会,将解放军军机绕台飞行、行使主权的正当行为称为挑衅性军事活动,认为大陆对台湾施加了军事、外交和经济压力,强调美国对台出售武器是为了保持台湾的自卫能力、以抗衡来自大陆方面的压力。⑤10月28日,蔡英文承认美军以训练为目的驻扎台湾。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于2021年9月在九州地区开展自卫队演习,为应对台海紧张局势做“准备”。美国、日本在台湾附近升级军事互动,一则为了对大陆形成战略威慑,二则达到挑战中国主权的目的,支持台湾“以武拒统”,损害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真可谓居心叵测。
(三)出台多项涉台法案,助力涉台行动“合法化”
2021年4月9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发布新版“对台交往准则”,为美台交往松绑,“鼓励美国政府与台湾接触”;10月2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美国与台湾的防务关系以“与台湾关系法”为指导,目的是为了协助台湾拥有现代化的自卫能力,其中包括支持台湾获得防卫武器。另一方面,普萨基还强调,如果中国大陆方面以和平以外的手段决定台湾的未来走向,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和平安全的威胁。⑥不容忽视的是,《与台湾关系法》中明确提到了中国对台湾胁迫和侵略的行为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⑦,这完全是对中国的妄加指责。《台湾旅游法》则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台之间关于国防规划方面的合作以及提高美台军事力量的合作。⑧这些涉台法案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里根总统对台“六项保证”。
9月1日,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通过“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及其修正案,幷希望与台湾加强合作,特别提出了要确保台湾民主自由,将台湾纳入印太战略框架,认为台湾是欧盟在印太地区重要的伙伴和民主盟友,幷提议将欧盟驻台机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显而易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台活动、出台涉台法案等有可能呈现密集化的趋势。
二、主要西方国家对台相关活动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台政策正在发生微妙而复杂的转变。西方国家与台湾的互动逐渐增强,不断违背与中国建交时所做出的“一个中国”的双边政治承诺,在行动上试图与台湾进行官方层面的实质性交往,给台海局势蒙上阴影。
(一)美国试图藉助美台关系的强化,不断向中国大陆施压
中美建交以来,历任美国政府都将台湾作为阻碍两岸和平进程,牵制中国崛起发展的一颗棋子。⑨美国战略需求决定了其对台湾的战略定位是重视对台政治交流,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也是为了辅助其牵制中国大陆的政治目的。⑩基于此,美国采取了两面三刀的策略,在正式场合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幷多次宣称美台之间的互动幷不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尤其是《八一七公报》,试图在国际舆论中占据有利形势。对内则长期以《与台湾关系法》来处理对台政策,在优先级上,每一届政府都认为《与台湾关系法》在法律上优先于《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态度反复,在措辞上一再试探中国的底线,实质上试图将台湾当成“国家”对待。美国官方表述为:“在遵守《中美建交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的基础上,继续与台湾维持和发展非官方的关系,《中美建交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幷行不悖。”⑪
不同于特朗普政府利用台湾作为挑衅中国的工具,拜登政府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呈现缓和迹象。拜登曾公开表示,如果台湾宣布独立挑起战争,美国不会援助台湾。⑫这说明拜登政府更希望两岸关系保持现状——“不统、不独、不战、不和”。拜登政府的台海双轨政策旨在同时维持中美正式关系和美台之间的特殊联结。拜登公开表示支持战略模糊,保留使用武力“保卫”台湾的权利,但是不希望被拖入海峡两岸的潜在战争中。尽管如此,通过反反复复打“台湾牌”,对中国大陆方面施压甚至可能极限施压,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幷无二致。
蔡英文上台以来,将对日关系列为台“外交重点”。由于长达50年的殖民历史,日本与台湾之间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联结,日本的“台湾情节”与台湾的“日本情结”使得日本权力中心和台湾当局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互信”。而日本和台湾当局都对中国大陆采取不友好甚至敌视的态度时,日台关系随之日渐紧密。日本主要通过《周边事态措施法》等相关法案插手台湾事务,构筑起日美联合干预台海事态的战略框架。但究其根本,日台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变量是中国大陆和美国,日台关系从属于中日关系和美日关系。美国是日台共同安全保障者,美日台之间构成美国主导、日台跟随的三边关系框架。不容否认,有些时候美国甚至左右着日台关系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则更为复杂,日本政坛由自民党把持,安倍晋三、菅义伟以及最近新上任的首相岸田文雄都坚持甚至强化反华、亲美的政策取向。
(三)欧盟为对冲经济政治风险,两面下注
由于地理位置上欧盟与台湾相距较远,历史文化上也幷无深刻联结,加之欧盟战略中心幷不在亚太地区。因此,相较于美日台相对稳固的“同盟关系”,欧洲对台政策以及欧台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独立,受到来自美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加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欧盟经贸联系十分密切,中欧是全面战略伙伴,中欧关系对欧盟对台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限制作用,欧盟幷不愿意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大陆方面关系趋向冷淡。因此,欧盟在台湾问题上多扮演“平衡者”的角色,摇摆于两岸之间,既不挑战大陆底线,又与台湾进行实质性交往。
欧盟作为台湾对外交往的次重点,在与台湾展开互动时,重经济交流,轻政治博弈。不过,当经济交流必须藉助政治互动的形式加以实现时,欧盟也会面临抉择。2021年9月,欧洲议会通过所谓《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欧盟议会在报告中对中国大陆进行无端指责,公然鼓吹欧台发展所谓“政治关系”。一方面,欧洲议会的政治立场偏向于反华,此次出台所谓双边合作文件也是司空见惯。另一方面,欧洲议会这次“拉大旗作虎皮”也是为了与台湾在芯片领域加强合作,希望台湾成为《欧洲芯片法案》的合作伙伴。11月3日至5日,欧洲议会“外国干预欧盟民主程序特别委员会”筹组代表团访问台湾。此次欧洲议会代表团访台明显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这种行为也势必会影响中国同欧洲议会乃至欧盟的关系。
三、和平统一是两岸关系的最终走向
归根结底,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统一是两岸关系最终不可阻挡的重大政治抉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图谋不会实现。
和平统一抑或武力统一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大势来讲幷无本质性的区别,仅是统一的实现方式不同而已,但武力统一祇能是也祇会是最后的选择。因为从两岸关系来讲,两岸人民同宗同源,同根同系,同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两岸人民都不愿意看到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兵戎相见诸如此类损害同胞感情及利益的事情发生。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待台湾问题一直是慎之又慎。2021年1月21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在涉华问题上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负有主要责任的28名人员实施制裁,包括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奥、纳瓦罗、奥布莱恩、史达伟、波廷杰、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尔顿、班农等人。11月5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国家将对“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措施,虽未公布具体名单,具体祇点了苏贞昌(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游锡堃(台当局立法机构负责人)和吴钊燮(台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三人的名字,不仅对“台独”形成震慑作用,也是为台湾当局其余“迷途知返”、弃暗投明者留下退路。
从台湾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政治立场来看,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政党和与国民党为首的泛蓝政党的党派斗争激烈,以迥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虽然现在绿党优势显着,但蓝党在台湾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幷非没有“翻盘”的可能。台湾陆委会针对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表声明,称“台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民主自由”,幷不会接受两岸统一。⑬而11月12日,台湾前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强调国民党要争取民心,团结党内,重回执政舞台,为两岸和平统一做出贡献,幷强调了“不武、不统、不独”已经过时了,两岸形势与实力对比明显。大部分的民众也都相信台湾目前不具备“台独”的实力,幷且对蔡英文当局“不满意”高于“满意”。⑭
从阻挠两岸和平统一的利益相关者来看,这些国家虽然在针对中国时目标相对统一,但内部利益分散,且主要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轮辐式”利益同盟,以美为中心进行运转。这种利益同盟幷非牢不可破。⑮就日台关系来讲,日本在二战时期实行慰安妇政策,台湾妇女也被日本帝国强迫应征慰安妇,这是难以抹去的历史伤痛。在美台关系上,民进党当局主要希望藉助以美日为主的势力抗衡大陆,台湾方面希望美国和台湾尽快建交,台立法负责人游锡堃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拜登政府的“新一中政策”意味着美国和台湾建交的时间幷不遥远。这也反映了台湾当局迫切希望美国公开支持所谓“台湾独立”。然而,11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视频会晤时,明确重申,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⑯这可以解读为美国在涉台问题上释放了积极信号。
倘若台湾当局铤而走险宣布独立,美国幷不愿意也不可能为台湾与中国大陆方面开战,否则,美国必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12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出席路透社主办的Next虚拟会议时声称,中国大陆武统将是“潜在的灾难性决定”,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他还扬言美国将确保台湾拥有自卫手段,但另一方面仍回避了“美国是否介入台海冲突”的问题。⑰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总体上倾向于维持两岸关系现状以达到其牵制中国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台海政策总体而言是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主线,受美国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呈钟摆式左右波动,但其波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彻底背离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⑱
大陆方面需要把握西方国家内部关系的复杂变化,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因素,防范和化解不利影响,化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在台海局势上的主动权。同时,两岸的人民也应该对和平统一充满信心,不应挑起对立情绪、加深彼此的误解。正如洪秀柱所言,两岸需要携手共进,共存共荣,求同化异;最不需要的是敌对和内斗。⑲
注释:
①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 television.https://www.rfi.fr/cn/.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3日。
②The White House.Remarks by President Biden in a CNN Town Hall with Anderson Cooper.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1/10/22/remarks-by-president-biden-in-a-cnn-town-hall-with-anderson-cooper-2/.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0日。
③“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孙晓雅就美国捐赠疫苗抵台之谈话”,https://www.ait.org.tw/zhtw/remarks-by-ait-dir-oudkirk-on-the-delivery-of-us-vaccine-donation-zh/.访问时间:2021年11月2日.
④张仕荣:《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⑤Press Briefing by Press Secretary Jen Psaki,October 4,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s-briefings/2021/10/04/press-briefing-by-press-secretary-jen-psaki-october-4-2021/.访问时间:2021年11月2日.
⑥Press Briefing by Press Secretary Jen Psaki,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s-briefings/2021/10/22/press-briefing-by-press-secretary-jen-psaki-october-22-2021/.
⑦林冈:《2020年美国涉台关系:特点、影响因素与走向》,《闽台关系研究》2021年第1期,第13页。
⑧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21.https://www.govtrack.us/congress/bills/116/hr6395/text.
⑨陈沛超、孙云、温良谦:《美国“印太战略”下台湾的策略选择及收益前景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8年第4期,第6页。
⑩“U.S.Urges Taiwan to Increase Defense Spending Given China Threat”,The Reuters,2016.12.13,http://www.Retuters.com/article/us-usa-taiwan-defense-idUSKBN1422TT.访问时间:2021年11月2日.
⑪冈栋俊、陈友:《美国对华政策50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4页。
⑫Oriana Skylar Mastro and Emily Young Carr,Biden Will Speak Softer but Act Stronger on Taiwan.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1/10/biden-taiwan-election-trump-china/.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2日。
⑬蓝孝威:“陆委会批驳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国台办不满”,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112003886-260409?chdtv,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2日。
⑭洪秀柱:“‘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不可能不变”,https://www.guancha.cn/hongxiuzhu/2021_11_12_614502.shtml.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2日。
⑮Usman S M,Khalid Y.Japan's priorities in Taiwan: Its impacts on Japanese relations with America and China[J].Liberal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LASSIJ),2021,5(2): 215.
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http://www.gov.cn/xinwen/2021-11/16/content_5651232.htm.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6日。
⑰“布林肯竟称台湾为‘国家’,人民日报钟声驳斥”,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 /2021_12_04_617281.shtml,访问时间:2021年12月4日。
⑱张仕荣:《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北京:九州出版社,第111页。
⑲洪秀柱:“‘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不可能不变”,https://www.guancha.cn/hongxiuzhu/2021_11_12_614502.shtml.访问时间:2021年11月12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3月号,总第291期)
【摘要】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历来为中国大陆方面高度重视,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挑衅乃至挑战中国主权完整的利器。近年来两岸关系复杂且严峻,西方国家继续强化与台互动,一再背离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已达成的共识,损害了与中国的政治互信基础。西方国家在涉台问题上利益考量不尽相同,但根本上是为了阻碍中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牵制和遏制的战略图谋。中国在应对日渐复杂的台海局势时,除了保持战略定力、见招拆招之外,还应该努力把握台海局势的主动权,积极谋求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实施“反中亲美亲日友欧”的对外政策和执政路线。近年来,两岸政治关系日趋紧绷,台海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竭力为“台独”正名,提出“不同的中国观”,宣称台湾为“民主国家”等一系列操弄,暗藏着“台独”在面对与大陆综合实力差距日益增大时,主动谋求“政治出路”的基本考量。试图通过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官方化、国际化互动,藉助外部势力,最终使台湾独立于大陆而存在,建立所谓“台湾共和国”。相对于马英九政府而言,民进党当局更加希望亲近西方国家,与之谋求“亲密关系”,为“台独”增添外部助力。
众所周知,台湾对于中国大陆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价值,台湾问题直接关联着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台湾扼守中国出海口,是中国大陆海上防御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对外开展海上交流活动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海上极其重要的关卡。美、日等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插手台海事务,企图阻挠两岸和平统一,不仅因为台湾之于日本和美国而言同样具有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也是为了挟制中国,从而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台湾岛处于“第一岛链”的枢纽位置,对于日本而言是“海上生命线”的要冲。对于中国的崛起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本不但不乐见其成,相反,深感不安、焦虑乃至恐慌。加之台湾扼守中国海上咽喉要道,日本顽固推行其以台制华的图谋。对于美国来讲,台湾作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美国对华战略中扮演特殊的角色,是其以台制华的“王牌”。一旦两岸实现统一,台湾之于美、日等国的地缘战略优势将顷刻瓦解;美、日等国也不愿接受一个统一、强大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因此,台湾的“台独”势力与美日等国家可谓是“一拍即合”。
一、近期西方国家与台湾互动的特点
西方国家在涉台问题上的策略为:美国增强与台互动,不断试探中国的外交底线,美国的盟友——日本、欧盟紧随其后;其他国家受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同样通过打“台湾牌”向美国示好;西方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藉台湾问题对中国形成“围殴”之势,进而牵绊与遏制中国。
(一)与台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实质交往愈加公开化
日本首相及其他高官近期一再发表涉台不当言论。2021年6月9日,日本前任首相菅义伟在国会辩论时,公然将台湾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幷列为国家;6月12日,菅义伟在G7峰会上表示,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则在7月5日在东京都演讲时,把台海可能发生内战与“威胁日本存续”划等号,将使用集体自卫权来“保卫台湾”。7月13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2021版《防卫白皮书》,首次明确指出稳定台湾地区局势对日本安全保障和国际社会稳定十分重要。8月20日,日本自民党计划与台湾民进党举办“2+2安全对话”,企图以政党对话突破日台官方交往的限制。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也有“台湾的稳定是日本的事情”“保护台湾”“台湾是兄弟和家人”等荒谬且可笑的言论。①10月,新上任的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国会众议院代表质询中称,将持与“台湾”“非官方的实质关系”这一以往政府方针,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日台间的合作和交流”,将持续关注台湾局势。
无独有偶,立陶宛作为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在美国支持下扯起反华大旗,藉支持台湾为名公然干涉中国内政。7月20日,台湾当局吴钊燮宣布与立陶宛政府关于台湾在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达成一致,为此中方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对于中方强硬的外交回应,8月25日,26个欧洲国家、欧洲议会及加拿大“福尔摩沙俱乐部”共同主席及其核心成员,联名致函欧盟及北约,要求支持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要求欧盟及北约支持立陶宛。10月28日捷克议会参议院邀请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访问捷克。
9月有媒体报道,美国考虑将“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10月22日,拜登表示,如果中国大陆武力统一两岸,美国将为台湾提供防卫支持。②不过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随即重申了美国政府对台的一贯政策没有发生变化,对是否会与中国大陆动武语焉不详,这也说明了美国暂时幷未做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或者说台湾之于美国的重要性带来的收益不及中美开战给美国带来的损失。11月1日,美国政府捐赠150万剂Modena疫苗抵达台湾,美国在台协会表示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是“真朋友真进展”,是基于贸易与投资、安全合作、人文交流,以及共享的民主价值之上。③力图将台湾塑造成民主的样板,让台湾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一贯伎俩。这些国家的言论和行动背离了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违背了对中方作出“不将台湾视为国家”的政治承诺,损害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二)以美-台-日同盟为基础,军事互动频繁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美日台三方加强了合作,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尤其突出,美日台三方同盟也随之呈现出从“隐性”逐步向“显性”过渡的趋势。④近年来,美日台三方同盟的显性化愈演愈烈。
对台军售以及相关军事活动主要以美为主,形成“美台”军事同盟,试图支持台湾以武谋独。特朗普政府累计对台军售共183.3亿美元,4年对台军售11次。其中仅2020年就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拜登政府执政第一年对台军售频次有所降低。2021年7月15日,美军一架运输机降落台湾,中方提出严正警告;美国国务院8月4日批准向台出售40套、总价7.5亿美元的中型自行榴弹炮系统及相关设备,这是拜登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对台军售,也充分说明了美国从未放弃以台制华的战略取向。不仅如此,美国政府从台湾的立场出发,指责中国大陆行使主权的正当行为。10月4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主持新闻发布会,将解放军军机绕台飞行、行使主权的正当行为称为挑衅性军事活动,认为大陆对台湾施加了军事、外交和经济压力,强调美国对台出售武器是为了保持台湾的自卫能力、以抗衡来自大陆方面的压力。⑤10月28日,蔡英文承认美军以训练为目的驻扎台湾。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于2021年9月在九州地区开展自卫队演习,为应对台海紧张局势做“准备”。美国、日本在台湾附近升级军事互动,一则为了对大陆形成战略威慑,二则达到挑战中国主权的目的,支持台湾“以武拒统”,损害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真可谓居心叵测。
(三)出台多项涉台法案,助力涉台行动“合法化”
2021年4月9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发布新版“对台交往准则”,为美台交往松绑,“鼓励美国政府与台湾接触”;10月2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美国与台湾的防务关系以“与台湾关系法”为指导,目的是为了协助台湾拥有现代化的自卫能力,其中包括支持台湾获得防卫武器。另一方面,普萨基还强调,如果中国大陆方面以和平以外的手段决定台湾的未来走向,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和平安全的威胁。⑥不容忽视的是,《与台湾关系法》中明确提到了中国对台湾胁迫和侵略的行为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⑦,这完全是对中国的妄加指责。《台湾旅游法》则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台之间关于国防规划方面的合作以及提高美台军事力量的合作。⑧这些涉台法案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里根总统对台“六项保证”。
9月1日,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通过“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及其修正案,幷希望与台湾加强合作,特别提出了要确保台湾民主自由,将台湾纳入印太战略框架,认为台湾是欧盟在印太地区重要的伙伴和民主盟友,幷提议将欧盟驻台机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显而易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台活动、出台涉台法案等有可能呈现密集化的趋势。
二、主要西方国家对台相关活动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台政策正在发生微妙而复杂的转变。西方国家与台湾的互动逐渐增强,不断违背与中国建交时所做出的“一个中国”的双边政治承诺,在行动上试图与台湾进行官方层面的实质性交往,给台海局势蒙上阴影。
(一)美国试图藉助美台关系的强化,不断向中国大陆施压
中美建交以来,历任美国政府都将台湾作为阻碍两岸和平进程,牵制中国崛起发展的一颗棋子。⑨美国战略需求决定了其对台湾的战略定位是重视对台政治交流,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也是为了辅助其牵制中国大陆的政治目的。⑩基于此,美国采取了两面三刀的策略,在正式场合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幷多次宣称美台之间的互动幷不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尤其是《八一七公报》,试图在国际舆论中占据有利形势。对内则长期以《与台湾关系法》来处理对台政策,在优先级上,每一届政府都认为《与台湾关系法》在法律上优先于《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态度反复,在措辞上一再试探中国的底线,实质上试图将台湾当成“国家”对待。美国官方表述为:“在遵守《中美建交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的基础上,继续与台湾维持和发展非官方的关系,《中美建交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幷行不悖。”⑪
不同于特朗普政府利用台湾作为挑衅中国的工具,拜登政府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呈现缓和迹象。拜登曾公开表示,如果台湾宣布独立挑起战争,美国不会援助台湾。⑫这说明拜登政府更希望两岸关系保持现状——“不统、不独、不战、不和”。拜登政府的台海双轨政策旨在同时维持中美正式关系和美台之间的特殊联结。拜登公开表示支持战略模糊,保留使用武力“保卫”台湾的权利,但是不希望被拖入海峡两岸的潜在战争中。尽管如此,通过反反复复打“台湾牌”,对中国大陆方面施压甚至可能极限施压,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幷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