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综述:国际舆论对俄乌局势走向的分析
一、速胜论
持速胜论观点的人士主要基于欧洲经济民生问题敏感的判断,他们认为战争如果继续拖下去,欧洲的通货膨胀与能源短缺问题将更严重,因此各方势力都会力求让俄乌双方尽早结束战斗。
但胜利者是哪方,挺俄和挺乌者皆有。挺俄者认为,俄罗斯毕竟是军事大国,并且如今在事实上占领了乌方很多领土,更有着广袤的腹地提供后勤支援。反观乌克兰方面,丢失领土不说,而且人员伤亡惨重,特别是平民的伤亡,因此乌方将会尽可能抓住何谈的机会,并作出妥协,以避免更大的人道灾难。眼下法国、以色列和土耳其等方面都呼吁双方尽早谈判,并愿意提供平台,乌总统泽连斯基也频频对何谈作出积极表态,可见乌克兰方面希望尽早实现和平,因此胜算在目前获得更多领土的俄罗斯一方。
而挺乌者认为,乌克兰军队在战争爆发后获得了西方大量的资金和军火援助,装备和士气反倒越打越高。反观俄罗斯方面,不仅在开战一个月后损失了大量的坦克,付出了近万人丧生的代价,而且俄军目前连后勤都难以为继,甚至有西方人士判断,俄罗斯军队的补给很快就会耗尽,届时俄军将出现“大溃败”,而乌克兰方面在短期内就会取得大胜,并开始反攻。
认同持久战观点的人士宣称,俄乌双方的根本矛盾在于乌克兰的领土问题,即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是独立、归属俄罗斯还是归属乌克兰的问题,该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双方的任何妥协。因此双方陷入持久战的可能性大。
不过,对于持久战究竟对哪一方更有利,存在分歧看法。部分人士认为,俄罗斯作为资源大国更能经得住持久战。即使西方对俄实行制裁,但以俄罗斯丰富的化石能源及粮食生产水平,可以满足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更何况俄罗斯依然同中、印、伊朗及阿拉伯世界保持正常贸易关系。即使欧洲国家跟随美国对俄实施制裁,但欧洲多国依然有求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故而对俄封锁的大国并未关严。而且目前俄罗斯民众渴望胜利的意愿高涨,尽管有反战人士存在但只是少数人,多数俄罗斯人依然愿意团结在普京周围,将战争进行到底。而乌克兰方面毕竟体量比俄罗斯小得多,而且受到了直接破坏,难以支撑太久。因此,战争节奏的主动性在俄罗斯一边。
针锋相对的观点则认为,俄乌战争表面上看是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实际上是俄罗斯与美国、西方的较量,西方有比俄罗斯多得多的资源继续消耗下去。俄罗斯目前虽依然在乌克兰战场上攻城略地,但军队损耗已经不是小数目,且持续遭到西方制裁,这显示了西方很可能用乌克兰作为诱饵引诱俄罗斯上钩,再不断消耗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经济负担。所以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进攻多一天,就消耗多一天,终将有消耗殆尽之时。至于乌克兰方面经历的人道主义灾难,在西方眼里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耗尽俄罗斯的实力才是根本。当然,俄罗斯体量巨大,彻底消耗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这场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
部分西方人担忧,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进攻在短期内无法获胜,普京是否会动用核武器,发动核大战。毕竟俄罗斯是世界性的大国,能否在乌克兰取胜考验着该国的国际地位,也对俄政府稳定至关重要,因此俄罗斯可能会不惜代价地争取战争胜利。何况普京在开战后不久就命令俄罗斯威慑力量(即核力量)处于待命状态,更是一度令西方恐慌不已。
战争爆发后,美国及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升级的同时,也对俄政府高官及普京本人加以制裁,拜登甚至直接称普京是“战犯”,在这种背景下,不排除普京因个人情绪而按下核按钮的可能性。
当然,世界上拥核的国家不只俄罗斯一个,如果俄罗斯开启了使用核武器的潘多拉之盒,接下来其他有核国家会做出何等反应,就难以预测了。一旦俄乌战争升级为核大战,也就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甚至是全人类的毁灭之战。这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但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
总结:战争必须立即停止,否则危害全球
无论俄乌战争持续时间及胜负状况如何,这场战争已经对全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害。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大国,至今欧洲多数国家还是仰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乌克兰则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玉米出口国,另一个战争的相关国家白俄罗斯是重要的化肥生产国。就在战争持续的同时,国际市场上这些商品的价格飞涨,进而带动几乎席卷全球的通货膨胀。而在世人经常遗忘的非洲,许多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敲响警钟,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饥荒。
随着大量西方援助的武器流入乌克兰境内,加之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志愿军”和雇佣兵进入乌克兰作战,许多国际恐怖组织趁机将乌克兰变为实战训练场,借此做大做强。特别是北高加索和中东的不同派系武装在乌克兰积累经验,日后返回相关地区可能会加剧这些地方的冲突规模。
战争本身就是人道主义灾难,大量乌克兰百姓在战争中伤亡、流离失所,对欧洲国家也造成了新一波难民潮。俄罗斯本想发动一场闪电战,迅速颠覆乌克兰政权,也能最大程度避免伤亡,但闪电战已然失败,战争拖延下去对各方都是重大损失。因此,战争各方及背后势力都应该尽快停火,转而谈判,既避免人道灾难的持续,也最大程度符合各方利益。
一、速胜论
持速胜论观点的人士主要基于欧洲经济民生问题敏感的判断,他们认为战争如果继续拖下去,欧洲的通货膨胀与能源短缺问题将更严重,因此各方势力都会力求让俄乌双方尽早结束战斗。
但胜利者是哪方,挺俄和挺乌者皆有。挺俄者认为,俄罗斯毕竟是军事大国,并且如今在事实上占领了乌方很多领土,更有着广袤的腹地提供后勤支援。反观乌克兰方面,丢失领土不说,而且人员伤亡惨重,特别是平民的伤亡,因此乌方将会尽可能抓住何谈的机会,并作出妥协,以避免更大的人道灾难。眼下法国、以色列和土耳其等方面都呼吁双方尽早谈判,并愿意提供平台,乌总统泽连斯基也频频对何谈作出积极表态,可见乌克兰方面希望尽早实现和平,因此胜算在目前获得更多领土的俄罗斯一方。
而挺乌者认为,乌克兰军队在战争爆发后获得了西方大量的资金和军火援助,装备和士气反倒越打越高。反观俄罗斯方面,不仅在开战一个月后损失了大量的坦克,付出了近万人丧生的代价,而且俄军目前连后勤都难以为继,甚至有西方人士判断,俄罗斯军队的补给很快就会耗尽,届时俄军将出现“大溃败”,而乌克兰方面在短期内就会取得大胜,并开始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