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鸣:《血沃宝岛》是激励共产党人的力量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张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6月2日在《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出版座谈会上表示,用三个字形容阅读《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的体会:一首赞歌、一部教材和一种力量。书中有一种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而不惜牺牲生命,生动地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陈鹏鸣表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党领导台湾地区人民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反动独裁专制进行了英勇斗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勇事迹,感天动地,光照日月,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梳理出在台牺牲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迹和历史真相,首次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这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鹏鸣作为出版人,用三个词表达阅读《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的体会:一首赞歌、一部教材和一种力量。

  第一,这是一首褒扬革命先烈的英雄赞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本书记录的英雄人物是在台湾地区进行革命斗争而牺牲的众多英烈的代表,他们把理想和信念融入自己的血液,把鲜血和生命献给党的崇高事业,忠诚履行对党的誓言和对人民的承诺。中共隐蔽在国民党军中担任中将、参谋次长的吴石同志,因身份暴露被捕入狱后,惨遭酷刑折磨而致一只眼睛失明,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临刑前留下令世人钦佩和动容的绝笔:“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刘光典的生活原本十分优厚:“座上有佳宾,家中有贤妻,膝下有儿女,手中有黄金”,入党之后,他主动将做生意赚到的美元和黄金交给党组织,用来支持革命斗争;按照党组织的安排,他隐居台湾深山老林,掘地为穴,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直至被捕入狱、壮烈牺牲。共产党员林正亨,出身台湾地区五大名门望族之一的雾峰林家。被捕之后,面对众多社会贤达联名具保,他毅然拒绝屈服而慷慨赴死。朱枫、张志忠、钟浩东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祖国统一和台湾人民的解放,甘愿把自己的鲜血洒在宝岛台湾。“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闪亮名字,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第二,这是一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本书编者查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走访了许多英烈后人,在听取众多专家学者建议、吸收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这部著作,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台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还原了革命英烈为争取人民解放、实现祖国统一的艰辛历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台湾同胞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革命英烈风骨、气节、胆魄的崇敬之情,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共情”和“共鸣”。书中还为每位英烈选配了头像照片,读者可以看到他们的真实形象,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本书收录的这些英烈事迹,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上的珍贵文献,书中一个个真实生动、充满细节的小故事,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蕴含着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源泉,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第三,这是一种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在那个“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的年代,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不惧日本殖民统治和白色恐怖,艰苦卓绝地战斗在宝岛台湾,他们的英勇事迹惊天地而动鬼神,可歌可泣,感人至深。这是一种历久弥坚的信仰力量,越是困难、越是艰苦,就越是执着、越是坚定,忠诚于党、献身革命,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战斗力量,敢于战斗、不畏艰险,意志如钢、英勇顽强,虽百折而不挠;这是一种守纪如铁的自律力量,听从组织召唤、服从组织安排,令行禁止、慎独自律、始终如一,虽威武而不能屈;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的牺牲力量,无私奉献、视名利如粪土,抛家舍业、置安危于不顾,勇于牺牲、置生死于度外。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而不惜牺牲生命,生动地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理想之火不灭,信念之光永在。今天,对革命英烈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革命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陈鹏鸣说,去年9月,人民出版社和中央台办有关部门就《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我社怀着对英烈的敬仰之情,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选派党史专业学术背景的资深编审,先期查阅史料,研究相关历史资料,为编辑书稿进行认真充分准备。今年年初拿到书稿后,立即组织骨干力量共同参与书稿的编辑校对、装帧设计。我社按精品要求,从史实、文字到标点符号,进行反覆推敲,并提出一些具体的修改建议,前后十多次与编写组成员讨论修改意见,先后五次制作样书送编写组审阅,设计多种装帧方案供编写组选择挑选。”

  陈鹏鸣表示,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21年9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创办的第一家自己的出版社。去年,在我社建社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前,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精神,我社策划出版了一大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品力作。《血沃宝岛》一书出版之后,我社还要全力做好本书的宣传和发行工作,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本书、阅读本书,进一步扩大本书的社会影响,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张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6月2日在《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出版座谈会上表示,用三个字形容阅读《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的体会:一首赞歌、一部教材和一种力量。书中有一种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而不惜牺牲生命,生动地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陈鹏鸣表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党领导台湾地区人民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反动独裁专制进行了英勇斗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勇事迹,感天动地,光照日月,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梳理出在台牺牲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迹和历史真相,首次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这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鹏鸣作为出版人,用三个词表达阅读《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的体会:一首赞歌、一部教材和一种力量。

  第一,这是一首褒扬革命先烈的英雄赞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本书记录的英雄人物是在台湾地区进行革命斗争而牺牲的众多英烈的代表,他们把理想和信念融入自己的血液,把鲜血和生命献给党的崇高事业,忠诚履行对党的誓言和对人民的承诺。中共隐蔽在国民党军中担任中将、参谋次长的吴石同志,因身份暴露被捕入狱后,惨遭酷刑折磨而致一只眼睛失明,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临刑前留下令世人钦佩和动容的绝笔:“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刘光典的生活原本十分优厚:“座上有佳宾,家中有贤妻,膝下有儿女,手中有黄金”,入党之后,他主动将做生意赚到的美元和黄金交给党组织,用来支持革命斗争;按照党组织的安排,他隐居台湾深山老林,掘地为穴,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直至被捕入狱、壮烈牺牲。共产党员林正亨,出身台湾地区五大名门望族之一的雾峰林家。被捕之后,面对众多社会贤达联名具保,他毅然拒绝屈服而慷慨赴死。朱枫、张志忠、钟浩东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祖国统一和台湾人民的解放,甘愿把自己的鲜血洒在宝岛台湾。“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闪亮名字,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第二,这是一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本书编者查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走访了许多英烈后人,在听取众多专家学者建议、吸收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这部著作,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台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还原了革命英烈为争取人民解放、实现祖国统一的艰辛历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台湾同胞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革命英烈风骨、气节、胆魄的崇敬之情,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共情”和“共鸣”。书中还为每位英烈选配了头像照片,读者可以看到他们的真实形象,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本书收录的这些英烈事迹,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上的珍贵文献,书中一个个真实生动、充满细节的小故事,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蕴含着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源泉,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