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专家答中评:解决朝核问题不能“关门”

美国总统拜登首访亚洲,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会晤。(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评社首尔6月1日电(记者 崔银珍)美国总统拜登本月下旬的东亚之行引发该地区国家的高度关注,朝鲜在拜登离开之后马上就进行了多种型号的导弹试射试验,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带来不少学界的担忧。日前,韩国韩东大学国际地域学教授、前韩国国立外交院院长金峻亨就韩美峰会以及目前的朝鲜核问题现状向中评社记者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如果切实想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韩美一边还是朝鲜一边,都不可以“关上对话大门”。

  此次协议中,针对"使用所有可用的防御力量的美国对韩国的延伸威慑公约",中国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韩美的对朝基调不是对话,而是朝着扩大战略资产、武装设备的方向发展,对此,金峻亨表示,他深表同感。“延伸威慑是韩美同盟的基本立场,即是默认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拥有核力量的前提下,美国向我们提供核保护伞的原则没有改变。这种核保护伞就是韩美同盟的基础。延伸威慑并不是此次公约得出的结论,正确来讲,是为了更加确切地实施延伸威慑而设立了常设组织,这是心理问题。真正到了朝鲜攻击的时候,美国能够保护我们吗?特别是朝鲜的射程范围涵盖到了美国,美国能够承受这种危险来保护我们吗?这种疑虑发自我们内部。”他说。

  所以,从心理方面来讲,金峻亨说,如果设立这种常设组织可能会更加确信,但问题是将之前一直默认的部分通过协议体制来形成常设体制的话,这会在未来成为更加危险的战时、危急体制。这是韩国将有强硬政策的信号弹,所以如中国专家分析的那样,韩朝关系会朝着强硬对立的方向发展。   现在,朝鲜也通过强化对韩、对美的核武力来维护自己的安保,韩国也将延伸威慑战略磋商机制常设化,这种对峙局面越发地明显,引起的相互上升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朝鲜而言,其实安保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朝鲜想要确保安全保障,但我们这边希望通过解决经济或新冠疫苗援助等问题来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但朝鲜已经提到如果没有对本质性的安保问题进行协商,那么其他也无济于事,所以,今后这种对峙局面会更加现实化,有些令人担忧。

  金峻亨强调,朝鲜如果关闭了沟通的大门,那么我们应该讨论开启那扇门的方法,但韩美也要关门,所以一点也改变不了现在的状态。我们说“如果朝鲜弃核就会给予什么”,但朝鲜毫无弃核的可能性,如果固执地坚持这种方法,无异于不想解决或者想要维持现状态,亦或是毫无决绝问题之意。朝鲜已经就非本质的东西避而不谈,之前虽然接受了人道主义援助,经济上的援助,但视其为解决本质问题的一个手段,但如果没有解决朝鲜的安保问题,再次接受这些非本质性的东西,达到恢复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特朗普执政时期,朝鲜可能有过这种期待,所以进行了交流,而且还连接南北铁路,开启开城联络事务所,朝鲜也想以此为契机,发展到安全保障,但最终未果。所以,现在朝鲜选择以自力更生来维护安全保障,以强化武力和战力来寻求自我保护。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换过来想,从朝鲜的立场上来看,以不弃核为前提给予安全保障才能促成弃核的契机。但是,韩美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拿出之前的战略,这似乎有些失算。朝鲜虽然没有将谈判之门完全关闭,但美国或者韩国在拿出如何解决有关自身的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之前,任何东西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是朝鲜十分明确的立场。

  至于这次的韩美首脑会谈的期待和遗憾,金峻亨直言,韩国几乎没有收获,在安保问题上最多也就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尹锡悦政府的支持者在这期间一直强调要转变对朝政策,将怀柔政策改为较为强硬的政策,例如常设韩美同盟协议体等。这或许会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甚至有些痛快,但因此毫无所得,也就是说,虽然韩半岛在过去的五年没有做出任何事情,但最起码期间没有发生过大的挑衅或冲突事件,较为平静。但这种时代终结的现如今,韩国国民如何接受今后半岛危机会层出不穷的状况是最为重要的。   有关经济,金亨峻虽然认为应该参与到IPEF,但如果以现在这样的方式充当美国的马前卒的话,情况会比较困难。这次在韩美之间达成的国际全面战略同盟中,所谓的国际是指韩国将和美国一起经营世界。其次,全面战略同盟是指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韩美将在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携手共进。虽然意义很好,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具备与此相匹配的外交实力或者极具世界性的蓝图的话,还可以交流,但如果这是一边倒的运动场的话,我们有可能会成为美国世界战略中的一颗棋子,而这也在IPEF中有所体现。

  文在寅政府执政时期也出现过参加IPEF的提议,而且我也参加过咨询会议。虽然得出的结论是“参加”,但为了不达到对中封锁,需要调整好力度。维持开放、包容、透明性的IPEF的宗旨是非常好的,但问题是我们以此为杠杆来稳定供给网,并这能否坚持不是为了压迫中国是个问题。

  IPEF与自由贸易协定在性质上略有差异,而这也是美国看准的。如果签订贸易协定的话,美国国内会有劳动者或反对势力游行,特别是现在还涉及到重要的选举。IPEF根据行政命令,只要总统和政府决策即可。所有的条款都可以由美国自由地画在图纸上,他们也说韩国是其中心。之所以美国将韩国推在前,不仅是因为有现代三星等大企业,而且从国家关系上来看,也想韩国能够发挥和亚洲各国携手并进的作用。只有韩国和亚洲各国参与进来才能排除中国,但问题是这些国家能和中国断绝关系吗?从某种角度来讲,钥匙在韩国手中。但如果我们过于随便地将美国需要的东西拱手相让,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马前卒,那么最终我们会遭受来自中国的报复。   参与IPEF本身不会受到来自中国的某种压迫,这本身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如果这种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平衡好?也就是说,我们采取何种立场非常重要。我们看一下印度。印度加入了四国集团,但事实上四国集团除印度之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想使四国集团朝着完全封锁中国的方向发展,但唯独印度持反对态度。因此,美国现在对印度非常失望,IPEF有可能也会这样,对此,韩国需要调整好速度和力度,有必要考虑好国家利益。

  (后方支援记者:郭至君)

美国总统拜登首访亚洲,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会晤。(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评社首尔6月1日电(记者 崔银珍)美国总统拜登本月下旬的东亚之行引发该地区国家的高度关注,朝鲜在拜登离开之后马上就进行了多种型号的导弹试射试验,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带来不少学界的担忧。日前,韩国韩东大学国际地域学教授、前韩国国立外交院院长金峻亨就韩美峰会以及目前的朝鲜核问题现状向中评社记者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如果切实想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韩美一边还是朝鲜一边,都不可以“关上对话大门”。

  此次协议中,针对"使用所有可用的防御力量的美国对韩国的延伸威慑公约",中国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韩美的对朝基调不是对话,而是朝着扩大战略资产、武装设备的方向发展,对此,金峻亨表示,他深表同感。“延伸威慑是韩美同盟的基本立场,即是默认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拥有核力量的前提下,美国向我们提供核保护伞的原则没有改变。这种核保护伞就是韩美同盟的基础。延伸威慑并不是此次公约得出的结论,正确来讲,是为了更加确切地实施延伸威慑而设立了常设组织,这是心理问题。真正到了朝鲜攻击的时候,美国能够保护我们吗?特别是朝鲜的射程范围涵盖到了美国,美国能够承受这种危险来保护我们吗?这种疑虑发自我们内部。”他说。

  所以,从心理方面来讲,金峻亨说,如果设立这种常设组织可能会更加确信,但问题是将之前一直默认的部分通过协议体制来形成常设体制的话,这会在未来成为更加危险的战时、危急体制。这是韩国将有强硬政策的信号弹,所以如中国专家分析的那样,韩朝关系会朝着强硬对立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