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

  中评社北京6月18日电/据人民网报导,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交通系统低碳化是实现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公路交通重要的服务节点,地域范围较大,空间区域边界明显,具有较强负荷及资源禀赋。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全年昼夜无休运转,照明、空调等能耗巨大,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比例不断提高,服务区用能需求不断增加,碳减排压力逐步加大。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了《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以行动为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绿色交通落下了生动的注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控制指标、碳排放量核算、评价与认定等内容,并形成相应的评价认定工作流程和提交技术材料要求。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推动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降低服务区碳排放量,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开展零碳服务区评价及认定,推动实现了服务区的零碳运营目标。通过制定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评价标准,在我国高速公路进行应用推广,全面支撑“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和“碳中和”愿景实现,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近年来,为落实绿色交通建设要求,交通运输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中显示,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约7500个,每个服务区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达500吨。这就意味着,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可达375万吨。

  在国家“双碳”目标、交通强国建设的形势与要求下,和当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高排放现状面临的挑战中,建设零碳服务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