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垃圾处理有何可取之处?朝阳人士答中评
中评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海涵)日前,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树茂、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芙蓉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小惠在京台生活垃圾治理暨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交流研讨会上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京台两地在垃圾治理方面的交流分享感受。
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树茂表示,今天的京台两地生活垃圾治理交流活动主要是想吸取一些台湾的经验做法。毕竟台湾在垃圾分类上探索了大概有二三十年,我们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台湾在厨余垃圾的处理,包括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和一些再生资源回收方面的经验,这样对我们后期的工作也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可以取长补短来促进我们朝阳区垃圾分类工作推向新的一个高度。
李树茂说,台湾垃圾分类开展的时间比较长,运作机制更加细致。我们虽然不是要完全照搬台湾在垃圾处理上的做法,但是在一些特别的方面,比如垃圾收集和垃圾处理工艺上,还是希望多跟台湾同胞取经。北京的垃圾分类刚刚起步,还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通过与台湾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经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展开。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芙蓉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小惠表示,通过京台双方交流之后,我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又有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台湾采取的是定时收垃圾的方式,而且装垃圾的塑料袋必须是环保的、且袋子需要装满,这点特别好。”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主要是通过视频和微信等线上方式同台湾朋友进行交流。等疫情结束之后,我们想邀请双方的社区工作者来到北京进行线下交流,一起帮助我们提升社区垃圾治理的能力。
中评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海涵)日前,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树茂、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芙蓉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小惠在京台生活垃圾治理暨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交流研讨会上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京台两地在垃圾治理方面的交流分享感受。
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树茂表示,今天的京台两地生活垃圾治理交流活动主要是想吸取一些台湾的经验做法。毕竟台湾在垃圾分类上探索了大概有二三十年,我们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台湾在厨余垃圾的处理,包括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和一些再生资源回收方面的经验,这样对我们后期的工作也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可以取长补短来促进我们朝阳区垃圾分类工作推向新的一个高度。
李树茂说,台湾垃圾分类开展的时间比较长,运作机制更加细致。我们虽然不是要完全照搬台湾在垃圾处理上的做法,但是在一些特别的方面,比如垃圾收集和垃圾处理工艺上,还是希望多跟台湾同胞取经。北京的垃圾分类刚刚起步,还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通过与台湾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经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展开。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芙蓉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小惠表示,通过京台双方交流之后,我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又有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台湾采取的是定时收垃圾的方式,而且装垃圾的塑料袋必须是环保的、且袋子需要装满,这点特别好。”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主要是通过视频和微信等线上方式同台湾朋友进行交流。等疫情结束之后,我们想邀请双方的社区工作者来到北京进行线下交流,一起帮助我们提升社区垃圾治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