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央行启动加息

  中评社北京5月6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同时宣布6月1日开始缩表。为应对高通胀,多国央行最近启动加息,英格兰银行5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国内货币政策走向。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我国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的基调将持续强化,一方面,结构性货币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空间也有望再次打开。

  多国央行加息应对通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前如期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0.75%至1%之间。与此同时,美联储宣布将从6月1日起缩减规模已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以配合加息举措,遏制通胀。

  在美联储再度按下加息按键前后,全球多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以及应对高通胀方面也在采取了相应举措。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5月5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0.75%上调至1%,以应对通货膨胀。新西兰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分别加息50个基点;印度央行5月2日至4日临时加开货币政策会议并意外宣布,加息40个基点至4.4%以应对国内外通胀风险;5月3日,澳大利亚央行自2010年来首次加息,这也是其近15年来首次在澳大利亚大选期间宣布加息。与此同时,市场关于欧洲央行结束购债后可能于年内加息的预期也更为强烈。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美联储这一货币政策动向代表着全球金融环境正在加速收紧。它通常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新兴经济体要面临更大的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压力,国际市场波动加剧。

  全球金融环境正在加速收紧态势明显,其外溢性影响不容小视,也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应对带来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