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万吨级“抽屉” 抗12米深水压力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是中国首次采用‘顶进节段法’对接沉管的项目,可实现最后一节沉管由水下对接到陆上对接的全新转变,施工更便捷高效。”海隧主体结构项目总工张超说,“如果把最终接头比作一个万吨级‘抽屉’,那么顶推支撑梁就是‘抽屉’的滑道,顶推节段就是屉身,外部套筒就是‘抽屉’的框架。”

  作为“抽屉”的滑道,顶推支撑梁是实现精准对接的基础。为了确保滑道平整顺畅,项目团队需在单根顶推支撑梁上安装1厘米厚的钢板即滑板预埋件,安装精度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

  张超联想到混凝土浇注时为保证表面平整,常采用模板面板和龙骨作支撑,带领团队借鉴模板结构体系,打造一套刚度高、平整度好的专属工装件。

  由于最终接头段处在12米深水下,受海水压力影响,传统钢封门易发生变形,存在漏水隐患。为了制作高强度封门,设计团队决定采用混凝土结构,并将封门表面设计为“锯齿状”。“说是‘绣花’一点都不为过,33米长的外部套筒由28名工人历经17个昼夜,钢筋绑扎上万段、模板拼接近百块才最终完成。”张超说,“锯齿状”封门钢筋绑扎以间距误差不超过5毫米、模板平整度误差小于5毫米的高精度完成,从而确保混凝土浇注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