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注册制改革
近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自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点以来,资本市场生态发生积极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速,在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监管需要继续“零容忍”执法,完善配套制度,平衡好各方利益,压实各方责任。
资本市场生态结构持续优化
上市公司“科技”分量更足
“这几年,以注册制改革为突破口,中国资本市场加速推进退市、交易、分红、再融资、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制度系统性改革,这是对资本市场新生态的战略性重构,推动了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建设与革新。”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是重大的,注册制的推出意味着未来新股发行将更加遵循市场导向,这也更接近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上市制度。长期来看,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退市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筛选机制,更好发挥直接融资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新兴产业。
“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生态迎来多方面积极变化。”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下,上市审核效率显着提升。注册制板块实现快速有序扩容;各板块错位发展,互补促进,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发行条件更加包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属性、不同治理结构的科技创新企业都有了更加便捷的上市通道;注册制新股定价方式更加市场化,定价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