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提升抗疫成效的10点建议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奕希
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五波疫情,香港如何应对这场战争,值得社会人士深入讨论,出谋献策。香港不缺钱、不缺专业知识、不缺设施。但从早前葵涌邨围封部分楼宇多天,到多区楼宇强检所出现的混乱情境,可以看出香港目前最缺的,是统筹协调以及高效的执行能力。
早前当变种病毒在欧美各国流行时,有学者专家已提醒第五波疫情将会袭港,但从结果来看,我们未有作最坏打算和做好危机管理。事到如今,香港只能继续战斗下去。
设立抗疫总指挥部
1.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特区政府应该重整抗疫指挥部,由特首亲自任总指挥。全体政府部门全面参与抗疫行动,不分你我,更不能各自为政,工作目标一致就是抗疫。
地区层面,由民政事务专员出任分区指挥,各地区的政府部门由专员指挥工作。另外,地区民政事务处和社会福利署应集合起社区组织和政党的义工,提供各方面的后勤支援服务。义工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只要有好的指挥,加上简单的培训,就足以是政府部门坚实的后盾。
2.调派各部门的公务员参与实际抗疫前线工作,增加人手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支援。
3.在已停课的学校设立临时的疫苗接种中心。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接种途径给居民。希望短期内大幅度增加第一、第二及第三剂疫苗接种的数字,早日达到九成市民已接种三剂疫苗的目标。
5.在已暂停开放的康文署户外康乐营、室内体育馆、运动场、足球场设立临时的隔离中心,以及使用仍未入伙的公屋单位作为隔离用途,以尽快接走在社区居家隔离的市民。香港大部分家庭居住环境挤迫,根本上不可用作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只是一种“困兽斗”,增加患病传染。
6.指定全部公私营电台、电视台每日必须配合政府抗疫行动,有如台风时的安排,定时广播有关信息,予受影响的居民掌握政府行动的安排及正确的资讯。政府也可设立指定的社交媒体发放正确信息。
7.使用可携式的流动装置,包括手提电脑、5G传输技术,上门到户为强检的居民做检测,尽量减少居民,特别是弱老在户外轮候排队。
8.在疫情进一步恶化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排查。大半的香港市民居住于公营房屋及私人屋苑,政府可安排逐个屋邨、屋苑围封进行小区排查。
9.统一发放政府专家意见。疫情至今,不少政府的专家顾问经常在媒体发放个人意见,但这些意见有时是不成熟的,有时又互相对立,使市民大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不安。更甚者是令少数市民质疑政府的抗疫工作。政府应理顺专家顾问发表意见的渠道。
10.疫情发展至今已是极严峻时刻,市民恐慌不安。每日的记者招待会,应由局长亲自主持,表达政府强烈重视及领导抗疫行动,以及统一各部门立场及口径。
要做到“全民皆兵”
回想在葵涌邨围封时,与其去等待新的私人承办商来处理,其实可安排食环署派员清理垃圾,不要让垃圾堆积;亦可用简便的通信,如电话短讯、电台广播,甚至用大声公(手提扩音器)向居民传递信息。
为早日遏止疫情,必须整个社会配合。政府部门当然要担重,但政府资助机构也应参与,就如长者中心或青少年中心的社工及职员可协助长者及青少年接种疫苗,并可提供支援予有隔离人士的家庭。
坦白而言,如果我们没有一部执行能力强劲的行政机器,实难以配合落实及做好中央援港的抗疫工作。“全民皆兵”的抗疫工作实有赖正确的领导。
最后,谨向过去两年,为香港抗疫劳苦的公私营机构员工、医护、保安清洁的从业员致以崇高敬意。
原区域市政局副主席、原葵青区议会主席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奕希
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五波疫情,香港如何应对这场战争,值得社会人士深入讨论,出谋献策。香港不缺钱、不缺专业知识、不缺设施。但从早前葵涌邨围封部分楼宇多天,到多区楼宇强检所出现的混乱情境,可以看出香港目前最缺的,是统筹协调以及高效的执行能力。
早前当变种病毒在欧美各国流行时,有学者专家已提醒第五波疫情将会袭港,但从结果来看,我们未有作最坏打算和做好危机管理。事到如今,香港只能继续战斗下去。
设立抗疫总指挥部
1.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特区政府应该重整抗疫指挥部,由特首亲自任总指挥。全体政府部门全面参与抗疫行动,不分你我,更不能各自为政,工作目标一致就是抗疫。
地区层面,由民政事务专员出任分区指挥,各地区的政府部门由专员指挥工作。另外,地区民政事务处和社会福利署应集合起社区组织和政党的义工,提供各方面的后勤支援服务。义工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只要有好的指挥,加上简单的培训,就足以是政府部门坚实的后盾。
2.调派各部门的公务员参与实际抗疫前线工作,增加人手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支援。
3.在已停课的学校设立临时的疫苗接种中心。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接种途径给居民。希望短期内大幅度增加第一、第二及第三剂疫苗接种的数字,早日达到九成市民已接种三剂疫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