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介正语中评:美中之间战略上还是走向竞争

黄介正认为,美中新的一年仍是走向竞争的趋势。(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9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国总统拜登就任将满周年,美中之间竞争或冲突的程度并未有趋缓迹象。对此,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国民党国际部主任黄介正向中评社表示,拜登的对中立场不可能放软,但和前总统特朗普相比又保守许多,没那么冲撞。

  黄介正认为,未来新的一年美中之间的战略方向要调整不太容易,紧绷的形势会持续,可能只能做一些战术上的舒缓,但是在整个战略上还是走向竞争。

  拜登2021年1月20日正式就任,将届满一周年,回顾这一年来的美中关系,和特朗普时期相比,双方竞争、冲突的氛围持续加温,即便今年11月拜登和大陆领导人习近平进行视讯会议,有共识希望能管控冲突,但各界仍不看好中美之间的竞争在新的一年有减缓趋势。

  对此,黄介正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第一,拜登承接的是已发展一段时间的美中强权争霸,在整个美国政策圈充满对中方高度怀疑跟警觉的情况下,拜登不太可能去做大方向的调整。第二,因拜登胜选赢的并不多,国会多数也非常薄弱,所以不论是政党之间的较劲,或者是对中强硬的立场上,也不太可能有太多转换。

  第三,黄介正说,拜登曾经尝试过比较传统的美式强势作为,可是在第一场的美中阿拉斯加交锋就受到相当程度的挫折,接着副国务卿舍曼访中时,中方提出了纠错清单,都让拜登无法放软态度。

  黄介正表示,拜登必须在对中立场上,从合作、竞争和敌对这三者中找寻平衡或至少合作的部分能凸显出来,所以才有了11月的“元首”视讯峰会,双方同意在四大议题方面恢复对话,这符合美国该合作就合作,该竞争就竞争,该敌对就敌对的态度。   所以对拜登来讲,黄介正认为,他的对中政策不能说比特朗普更强硬,其立场不可能放软,但比较特朗普时期比较冲撞,譬如说派遣政务高层到台湾访问,甚至还要找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到台湾来访问等等,比较冲撞式的作风,拜登相对保守。拜登政府中这一群外交老手,其实在历经一开始的阿拉斯加交锋后,就知道必须调整步伐,意识形态上的坚持比较有弹性。

  对于接下来的美中关系发展趋势,黄介正说,明年秋天美中各有自己的重头戏,美国11月有期中选举,中共10月则有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20大),在这之前,美中的战略方向要调整不容易,可能只会有一些战术上的舒缓,但整个战略方向还是走向竞争。

  黄介正认为,因此在2022秋天,这些大事办完以前,中美都受到结构性的限制,所以还是跟2021年差不多,真正要有变化可能是秋天之后,而台湾在这中间应该也会因为中美的紧绷,导致要改善两岸关系也受到制约,如果两岸关系一直没有办法缓和,而台美之间的关系一直提升或者更紧密,台湾面对中美的天秤倾斜度就会更增加,这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黄介正强调,除非有出人意表的变化,否则两岸关系在中美关系紧绷下很难乐观。执政的民进党掌握了所有资源,要不要跟大陆恢复交流,其实全看民进党怎么做,以及大陆接不接球,毕竟蔡英文执政以来,都是靠隔空喊话,并没有真正有代表性的人坐下来谈过。

黄介正认为,美中新的一年仍是走向竞争的趋势。(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9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国总统拜登就任将满周年,美中之间竞争或冲突的程度并未有趋缓迹象。对此,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国民党国际部主任黄介正向中评社表示,拜登的对中立场不可能放软,但和前总统特朗普相比又保守许多,没那么冲撞。

  黄介正认为,未来新的一年美中之间的战略方向要调整不太容易,紧绷的形势会持续,可能只能做一些战术上的舒缓,但是在整个战略上还是走向竞争。

  拜登2021年1月20日正式就任,将届满一周年,回顾这一年来的美中关系,和特朗普时期相比,双方竞争、冲突的氛围持续加温,即便今年11月拜登和大陆领导人习近平进行视讯会议,有共识希望能管控冲突,但各界仍不看好中美之间的竞争在新的一年有减缓趋势。

  对此,黄介正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第一,拜登承接的是已发展一段时间的美中强权争霸,在整个美国政策圈充满对中方高度怀疑跟警觉的情况下,拜登不太可能去做大方向的调整。第二,因拜登胜选赢的并不多,国会多数也非常薄弱,所以不论是政党之间的较劲,或者是对中强硬的立场上,也不太可能有太多转换。

  第三,黄介正说,拜登曾经尝试过比较传统的美式强势作为,可是在第一场的美中阿拉斯加交锋就受到相当程度的挫折,接着副国务卿舍曼访中时,中方提出了纠错清单,都让拜登无法放软态度。

  黄介正表示,拜登必须在对中立场上,从合作、竞争和敌对这三者中找寻平衡或至少合作的部分能凸显出来,所以才有了11月的“元首”视讯峰会,双方同意在四大议题方面恢复对话,这符合美国该合作就合作,该竞争就竞争,该敌对就敌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