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人口城镇化巨大消费潜力
从一定意义来看,消费结构升级与人口城镇化进程息息相关。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大都伴随人口大规模向城镇集聚。尤其是进入中高收入阶段,人口城镇化在引领消费升级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相比农村居民更为超前,城镇居民在物质型消费饱和后,逐步成为引领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信息、旅游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的主力军。尤其是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融合,并由此催生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3.89%,与1990年相比提升了30多个百分点。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由以物质型为主向以服务型为主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居民服务型消费人均支出规模不断增长,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亦不断提升。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服务型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比重的提升将与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相关性更为显着。
尽管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城镇化过程中蕴藏的经济发展潜力更是巨大,要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改革实践看,推进人口城镇化涉及到户籍、公共服务、就业等方方面面的体制安排,需要用制度集成创新的办法解决。
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这就需要以缩小城乡公共消费差距为目标,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