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继续维护国安 尽早完成23条立法
中评社香港12月9日电(记者 沈而忱)“2021经济高峰论坛”8日在香港举办。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香港有一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力量,拉低了发展和成就,在中央打出“组合拳”之后,香港由破坏年代转变为建设年代。香港要继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尽早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要打击恐怖活动、虚假信息,维护网络安全,设立有效情报系统,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手段必须同时并行。
李家超回顾了过去香港的生产总值。2018年的数字是28350亿港元,本来可以更多,但有一股反力量将数字拉低。这股反力量回归开始慢慢滋生,一直存在,最后在2019年爆发出来。这股反力量是分别来自外部和来自内部的破坏力量,每年都拉低香港的发展、成就、生产总值。
他指出,来自外部的破坏力量,是外国为自身利益而一直培育及潜伏在香港的反力量,伤害国家安全。香港回归后,强调平稳过渡,希望繁荣局面可以维持下去,主调是Business as usual,以不变为主。2003年,香港特区尝试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但以失败告终。因此,在回归二十三年以来,香港在体制上都没有维护国家安全的系统、人手和资源,更没有专门法律保障国家安全。香港特区一直以较为单纯的维持社会治安制度,去应对日益复杂及危险的国家安全风险,在这方面的危机意识不足、忧患意识不强,在世界时局及国与国的关系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让漏洞暴露多年,外部破坏力量就藉此机会不断渗透、蔓延及壮大起来。
因此,外部的破坏力量在过去二十多年一直潜伏在香港,虽然未必有大动作,但经过二十多年,透过不同的安全漏洞,破坏力量已建立了一大批“代理人”,力量渗入不同领域,包括教育、艺术文化、媒体及不同机构等,通过思想导引、价值观改造,开始浮现出社会表面。这股力量第一次的大型行动在2014年的违法“占中”显现出来,直至2019年的“黑暴”全面释放和爆发出来。当时社会受广泛破坏,大量汽油弹被投掷,纵火,大肆破坏地铁、店铺、公物等,社会运作受严重影响,人心惶惶,香港被推进深渊。这些都是源于外部的破坏力量。
李家超续指,内部的破坏力量来自香港内部,可以是外国在香港建立的“代理人”,或思想上抗拒或反对中央的人。这班人利用不同手段,削弱中央及特区政府权威,削弱市民对国家的向心。他们以“两制”,去抵抗“一国”。这股内部破坏力量长年累月蔓延,在社会建立了抗拒内地的风气。社会不时出现东拉西扯的理由,动不动就反内地、挑拨中央与特区关系。中央出台与香港有关政策,都不时冠以“香港被规划”的负面标签。
他提到,纵使是一些优惠政策,破坏力量仍会大骂是中央“干预”、“插手”香港事务,他们不断作负面宣扬,歪理成河,例如以《基本法》是“香港宪法”为藉口,来说中国《宪法》不适用于香港;又误导市民说自由不可以用法律规限,否则就是极权、不民主,更可所谓“违法达义”等,颠倒是非;有议员更胆敢在立法会要求政府承诺,不就第二十三条立法,公然要求政府违反《基本法》。破坏力量鼓吹抗中、抗内地,用侮辱性语言形容内地人,鼓吹歧视贬低,故意骚扰来港内地人,刻意丑化,制造与内地矛盾,挑拨反中,制造反内地意识。
“这些破坏力量的一个活跃地方竟然是立法会,因此‘拉布’频生,更不时有捣乱议会,肢体碰撞,立法进度‘龟速’,故意拖延拨款申请,破坏政府效率,牵制政府的话语权。”李家超说,这些破坏力量,刻意拖慢、拖垮政府施政,破坏及阻挠“一国两制”的成功,营造社会不满情绪,阻挠了香港的发展。这不单影响经济,日积月累,更使很多社会问题,包括房屋、贫富悬殊、青年发展等,变得更严重,矛盾变得更尖锐。
他表示,这二十多年来,特区遇到问题时,都抱着君子之心应对,忽略了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急促变化,忽略了香港正是外国利用的一张国际牌。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的经济和国力不断腾飞。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他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鼓吹中国威胁论,近来更刻意制造针对中国的冷战思维。
李家超说,应对外国插手破坏,加上“台独”的势力,中央施展了“组合拳”。首先于去年年中,制定《香港国安法》,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在特区设立中央驻港国家安全公署,设立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警队成立国家安全处;之后再于今年初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确保政治安全获得制度保障,有效遏止了破坏力量。
他提到,在中央连番施展的“组合拳”之下,香港迅速由乱转治,由治及兴。市面回复平静,社会重拾稳定和秩序,市民恢复正常生活。经济开始复原,增长和发展重新开始,今年首三季合计,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7%,今年首十个月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去年同期上升26.7%。
第一是固本培元,打好根基。我们要继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除了尽早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外,亦要打击恐怖活动、虚假信息,维护网络安全,设立有效情报系统,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手段必须同时并行。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建立忧患意识及危机感,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死灰复燃。只有在万全的准备下,我们才能应付突如其来的威胁。这不单是政府或个别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要推动全社会正确认识《宪法》和《基本法》,以了解特区的宪制基础。要建立拥护“一国两制”的社会意识,不应以“两制”抗中、抗内地。市民要明白,有国才有家,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维护下,香港才会安稳,人身安全才会受到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人人有责,必须全民参与。
第二是自强不息,聚焦发展。我们要好好利用内地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机遇和“一国两制”赋予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优势,全面恢复及强化经济发展。
《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种种数字和世界排名都说明了,香港继续是发展经济、贸易、金融、资金投资的首选城市,而香港在世界竞争力、世界数码竞争力、金融中心、营商环境、IPO(首次公开招股)全球集资额、法治、司法独立、国际仲裁和廉洁程度的相关国际排名,一直高踞前列;特区的政府效率在《世界竞争力年报》被评为世界第一。
香港机遇无限。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和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地位;同时,支持香港建设四个新兴领域,包括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只要香港继续巩固金融、航运等四个传统中心基础,开拓发展四个新兴中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香港必定迎来更美好的将来。
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的自强不息精神下,香港必然能够巩固传统优势,开创“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至《前海方案》所赋予的多元发展机遇。香港的“发展号列车”已经开动,我对香港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第三是要正气凛然,讲好香港故事。每一个香港人都爱护这个家,都不会接受其他人破坏、抹黑香港。香港经历了2014年违法“占中”、2016年旺角暴动、2019年“黑暴”及外部势力插手破坏的一段长时间,外国和“台独”势力故意诋毁及丑化香港的形象,我们必须共同扭转这些不正确的形象,把事实讲出来,做好舆论引导,驳斥黑白不分的政治抹黑,正气凛然把香港的成功故事讲好。
香港的成功故事,要靠每一个香港人传扬到全世界。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每一个香港人都应肩负这责任,主动和积极讲好香港故事,向全世界展现成功香港的现状和实况,展示一个自由、多元、包容和热情的成功香港,一个在“一国两制”下的成功香港,一个发展无限的成功香港。
李家超强调,香港的命运,一直和国家紧密相连。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香港是贡献者,亦是受益者。回归后,香港与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尽管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国家经济仍展现出强大韧力和活力,香港近水楼台,有国家作后盾,必须抓紧机遇,登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融入国家发展的蓝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中评社香港12月9日电(记者 沈而忱)“2021经济高峰论坛”8日在香港举办。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香港有一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力量,拉低了发展和成就,在中央打出“组合拳”之后,香港由破坏年代转变为建设年代。香港要继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尽早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要打击恐怖活动、虚假信息,维护网络安全,设立有效情报系统,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手段必须同时并行。
李家超回顾了过去香港的生产总值。2018年的数字是28350亿港元,本来可以更多,但有一股反力量将数字拉低。这股反力量回归开始慢慢滋生,一直存在,最后在2019年爆发出来。这股反力量是分别来自外部和来自内部的破坏力量,每年都拉低香港的发展、成就、生产总值。
他指出,来自外部的破坏力量,是外国为自身利益而一直培育及潜伏在香港的反力量,伤害国家安全。香港回归后,强调平稳过渡,希望繁荣局面可以维持下去,主调是Business as usual,以不变为主。2003年,香港特区尝试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但以失败告终。因此,在回归二十三年以来,香港在体制上都没有维护国家安全的系统、人手和资源,更没有专门法律保障国家安全。香港特区一直以较为单纯的维持社会治安制度,去应对日益复杂及危险的国家安全风险,在这方面的危机意识不足、忧患意识不强,在世界时局及国与国的关系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让漏洞暴露多年,外部破坏力量就藉此机会不断渗透、蔓延及壮大起来。
因此,外部的破坏力量在过去二十多年一直潜伏在香港,虽然未必有大动作,但经过二十多年,透过不同的安全漏洞,破坏力量已建立了一大批“代理人”,力量渗入不同领域,包括教育、艺术文化、媒体及不同机构等,通过思想导引、价值观改造,开始浮现出社会表面。这股力量第一次的大型行动在2014年的违法“占中”显现出来,直至2019年的“黑暴”全面释放和爆发出来。当时社会受广泛破坏,大量汽油弹被投掷,纵火,大肆破坏地铁、店铺、公物等,社会运作受严重影响,人心惶惶,香港被推进深渊。这些都是源于外部的破坏力量。
李家超续指,内部的破坏力量来自香港内部,可以是外国在香港建立的“代理人”,或思想上抗拒或反对中央的人。这班人利用不同手段,削弱中央及特区政府权威,削弱市民对国家的向心。他们以“两制”,去抵抗“一国”。这股内部破坏力量长年累月蔓延,在社会建立了抗拒内地的风气。社会不时出现东拉西扯的理由,动不动就反内地、挑拨中央与特区关系。中央出台与香港有关政策,都不时冠以“香港被规划”的负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