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高质量考试,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唐代考场纪律太过严格,有人当场弃考
提起考试这件事,我们现代人只要操心考的内容会不会,就算是去外地考试,最多也就是买张高铁票,然后再预订一个酒店,横竖都好解决。可若是换成古人的话,参加一次考试,简直是要脱掉一层皮。
不谈其他,古代考生首先就要面对交通问题。他们一路上不仅要经历各种奇葩交通工具以及11路(自己行走)的折腾,还要保证在赴考路上不生病,不被偷钱。在近乎是“穷游”的状态下,古代考生们还得见缝插针地温书,好不容易历经艰难来到考场后,严格的考场纪律更是令人崩溃。
站在考场外等待时,古代考生通常显得有些狼狈。唐代的舒元舆曾在《上论贡士书》中描述了这一场面:“试之日,见八百人尽手携脂烛水炭,洎朝晡餐器,或荷于肩,或提于席,为吏胥纵慢声大呼其名氏。试者突入,棘围重重,乃分坐庑下,寒余雪飞,单席在地。”
是的,古代考生去参加考试,不仅要带考试所需要的笔墨纸砚,还得带上干粮席子,锅碗瓢盆,有的考生甚至还会扛个方便写字的家具去。可就算准备得再充分也没用,古代考场纪律严格,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只能扛着单席进入考场,下雪天也只能坐在铺着单席的地上。
所有考试的艰辛都能忍,唯独一件事让许多考生回忆起来都倍感辛酸。那就是考试前的搜检,几乎每个参加过考试的人都要吐槽,杜佑曾在《通典·选举三·历代制下》中记载:“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考场把门的胥吏通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大声呼唤举人的名字,验看他们的文书,然后粗暴地搜索他们的衣服,检查是否有假冒和私带违禁物品。只要发现有点不对劲,立刻就毫不留情地将考生驱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