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体现新选制优势
新选举制度确立了“爱国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的政治原则,使香港社会走出“泛政治化”的恶性漩涡。香港过去受“泛政治化”之累不可谓不深,黑暴不必说,过去立法会内的乱港议员持续在议会内“拉布”,不但浪费公帑,更令等待审议的项目出现“大塞车”,甚至胎死腹中的情况,对香港经济发展、基建工程和民生等造成极负面的影响。
更包容也更有代表性
黑暴之猖狂,与政棍煽动民情民粹以跻身议会兴风作浪有莫大的关系。新选制之下,提名制度和资格审查委员会充当了把关者的角色,落实“爱国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特别是立法会,可望回归理性务实,杜绝流氓式的捣乱破坏行为,还市民耳根清净,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日后议会运作和政府施政的畅顺,造福香港。
新选制之下,新一届选举委员会已顺利产生,人数增加了,有更多来自社会各界别和各阶层的新面孔,具广泛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反中乱港分子绝迹,有利于香港的发展和政府施政。过去选委会一些界别被乱港势力垄断的情况,在新一届选委会不再出现。
与选举委员会选举相同,即将举行的立法会选举,议席也有所增加,各个界别的代表性亦更广泛。过去乱港势力靠煽动民粹取得大量议席,乱港议员在议会内的恶行使议会生态不断恶化,难免令有志为香港做实事者却步。
在新选制之下,从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提名中可见,无论是地方选区、功能界别,以至选举委员会界别,都涌现了大批来自社会上不同界别和阶层的新面孔,大都是愿意为香港做实事的实干派,非昔日靠煽动市民从中谋取私利的乱港势力可比。可见新选制不但让更多有志于为香港做实事的人参选,意味着代表社会各界别、各阶层利益的实干派,终于可凭藉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干劲,帮助香港解决长期以来的社会问题,为市民做实事,达至良政善治,推动香港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