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同努力 实现减贫目标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电/大公报评论道,贫富悬殊是香港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根据特区政府昨日发表《2020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香港贫穷人数进一步上升,达到有纪录以来的新高。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许有人认为永远不可能消灭贫穷,而贫穷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不可能单靠一项扶贫政策就可以解决。某种程度的确如此,但从另一角度而言,尽可能减低贫穷人数,并非不可能之事。正如有学者曾指出,香港应制定“普及性社福模式”,从更宽的层面上完善社福政策,尽可能减少贫穷人口。

  贫穷人口不断上升须正视

  根据昨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香港贫穷人口和贫穷率较2019年分别显着增加逾16万人和2.2个百分点至超过165万人和23.6%,新增贫穷人口中,近半来自失业住户,另有近三成来自在职住户。计及所有选定项目的政策介入后,2020年整体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分别为55万3500人及7.9%;和2019年相比,贫穷人口和贫穷率分别减少8.8万人及下跌1.3个百分点。

  其实,出现这一大幅增加的数字,一点也不令人奇怪。香港经历2019年的黑暴以及近两年的疫情打击,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尽管今年以来经济逐渐有了起色,但对于基层市民而言,受惠的并不直接。如非政府的不断投入社福资金,例如多轮的抗疫资金,情况可能更加恶劣。而这和全球各地所面临的情况类似。

  贫穷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发表的《2020年世界竞争力年报》(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该报告仍采用香港的税前和福利转移前的坚尼系数,在64个经济体系中,香港排行第60。而在今年初发表的2021年报告中,改为采用香港的除税及福利转移后有经济活动的住户人均收入的坚尼系数,香港排名升了12位,排行48。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显示香港的贫富悬殊在64个经济体系中,仍是处于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一方面要直视贫富差距扩大、贫穷人口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特区政府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大量举措,努力扶贫,总体上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让约57万名长者,包括部分拥有自住物业或与有收入家人同住的长者,每月领取3815元的高额津贴。二是优化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大幅增加金额和放宽申请资格,让收入不超过22400元而育有两名儿童的四人住户每月领取最多4200元津贴。三是落实一系列改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租金津贴及放宽多项特别津贴资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