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经济发展的全新动能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人民日报评论道,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年6%以上的预期目标。观察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在总量和速度之外,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更值得关注: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长期向好底气足。

  “稳”字当头,韧性建构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基数效应”消失、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下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预期增速持续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韧性体现在抵御风险能力,更体现在结构的调整优化:从消费端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从投资端看,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从外贸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7%,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贸易结构持续改善。此外,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双双上行,为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提供了稳固的支撑。

  “新”字引领,效益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经济运行中更多质变因素的持续累积、新动能的稳健成长,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从供给端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产业、新模式带动产业发展走向更优;从需求端看,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需求结构持续改善。一系列前瞻性指标的增长确定性不断增强,使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稳健增长由“可能”走向“必然”。

  “定”力为核,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宏观政策,充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跨周期调节”宏观政策兼顾当前与长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扬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长远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在保持政策定力的同时,将企稳向好的改革红利转化为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