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中国核能力即便扩大也不改核平衡
中评社华盛顿11月4日电(记者 余东晖)五角大楼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军力发展报告花了很大篇幅来评估中国的战略能力,渲染中国核打击能力的“加速扩大”。但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核能力的温和扩大并没有明显改变美中之间“相互保证摧毁”的核平衡,而是想确保对美核威慑力。
五角大楼官员称,这份报告对被美方认为是“头号进展最快挑战”的中国军力发展进行了“基线评估”。他特别指出美方关注解放军的几个方面能力:解放军正在发展进行跨领域的联合、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加复杂精细的太空、反太空和网络能力;加速扩大的核打击能力。
在美国自己拥有5500多枚核弹头的情况下,五角大楼报告预估,到2027年中国可能最多拥有700枚可发射的核弹头,到2030年可能意在拥有至少1000枚核弹头。这种评估的进度和规模超过了2020年度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发展报告对中国核能力的评估。
这个报告还研判,中国可能已经初步建立了“核三位一体”,有能力从空中、地面和海上发射核导弹。
美军高官近期已经在不同场合,不断渲染中国核能力正在迅速扩大,同时也强调美国要加快核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更新美国的“核三位一体”。然而也有一些美国专家认为,在美国核武器规模和能力远超其它国家的情况下,美国不必将更多资源投入核武器升级换代。
美国智库“国防优先”亚洲项目主任金来尔(Lyle Goldstein)指出,五角大楼的宣布证实了今年夏天有关中国战略核力量正在适度增强的报告。这不是中国核能力的急速增强,而是一种审慎的尝试,以确保华盛顿知道中国拥有足够强大的核力量,以确保与美国的核力量平衡,并保持威慑。
曾在美国海军作战学院任教20年的金来尔是中国军事问题专家。他分析,这样的建设不会改变核平衡,因为中国和美国将继续处于“相互保证摧毁”(MAD)的状态。中国的核能力建设只是为了保证“瓦砾会反弹”,给“相互保证摧毁”增加一层确定性,因为美国虽然拥有数量优势,但在战争中仍然没有希望拦截中国的大部分导弹。
金来尔指出,妥当的反应应是避免过度反应,而应寻求降低情势,重新建立对话,采取更防御性的姿态,并实施危机管理步骤,特别是在动荡的台湾局势方面。
此间有越来越多专家担心,美中一旦在台海发生意外冲突,有可能迅速升级为大规模的战争,甚至是核战争。
针对五角大楼渲染中国核能力扩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日批判美方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借报告炒作“中国核威胁论”,纯属操弄话术、混淆视听的把戏。
汪文斌指出,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核威胁来源。根据有关国际智库数据,截至2021年初,美国实际拥有5550枚核弹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核武库,却还要投入上万亿美元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发展低当量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美国还陆续退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等军控法律文书,持续推进部署全球反导系统,恢复陆基中导研发试验并谋求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部署,通过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构建极具冷战色彩的“小圈子”。
汪文斌说,美方此类举动严重损害全球战略稳定,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中方敦促美方切实承担起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继续以可核查、不可逆和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汪文斌强调,中国始终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积极主张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并一直将核力量规模限制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中国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都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
中评社华盛顿11月4日电(记者 余东晖)五角大楼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军力发展报告花了很大篇幅来评估中国的战略能力,渲染中国核打击能力的“加速扩大”。但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核能力的温和扩大并没有明显改变美中之间“相互保证摧毁”的核平衡,而是想确保对美核威慑力。
五角大楼官员称,这份报告对被美方认为是“头号进展最快挑战”的中国军力发展进行了“基线评估”。他特别指出美方关注解放军的几个方面能力:解放军正在发展进行跨领域的联合、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加复杂精细的太空、反太空和网络能力;加速扩大的核打击能力。
在美国自己拥有5500多枚核弹头的情况下,五角大楼报告预估,到2027年中国可能最多拥有700枚可发射的核弹头,到2030年可能意在拥有至少1000枚核弹头。这种评估的进度和规模超过了2020年度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发展报告对中国核能力的评估。
这个报告还研判,中国可能已经初步建立了“核三位一体”,有能力从空中、地面和海上发射核导弹。
美军高官近期已经在不同场合,不断渲染中国核能力正在迅速扩大,同时也强调美国要加快核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更新美国的“核三位一体”。然而也有一些美国专家认为,在美国核武器规模和能力远超其它国家的情况下,美国不必将更多资源投入核武器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