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立会延任周年 走出泥沼

图1 香港社交媒体对本届立法会上任至今涉及政治、经济、民生议题的声量占比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1月4日电/香港第六届立法会会期于10月28日结束,过去一年延任议会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不仅议政氛围与运作效率都有明显改善,通过的法案创下20年来新高,也是自2008年第三届立法会以来首次处理完毕会期内所有法案。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立法会在过去一年已经告别对抗、失序与暴力的政治乱象,港人对立法会的总体满意度上升,乐见议会重回理性、提高效率,聚焦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

  回顾2016年本届立法会议员上任至今,前四年任期几乎完全被“泛政治化”阴霾笼罩,直到最近一年才出现明显改观。如图1所示,香港社交媒体在大部分时间内对立法会内政治议题的关注、讨论都占据至少五至六成的声量,特别是上任之初“宣誓风波”、前年“修例风波”前后,立法会彻底沦为黄蓝厮杀的政治角斗场,亦成为乱港势力呼风唤雨以及公开策动“颜色革命”的最大舞台。自香港国安法生效、因疫情押后立法会选举、以及去年11月泛民议员“总辞”以来,立法会内部政治对立氛围持续淡化,聚焦经济民生、推动高效施政逐渐上升为主旋律,香港社交媒体涉及立法会经济民生议题的声量合计占比自今年一季度起就已经超过政治议题,香港立法会的政治生态、舆论生态都出现了结构性的积极转变。

图2 近10年来立法会历年会期通过法案的数目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正因为上述立法会出现的结构性转变,近一年来议事秩序较之前明显改善,议员将更多时间用在审理、讨论议案以及监督、问询政府施政,而非耗费在政治煽动性口号与处理议场混乱上,议事效率得以大幅提高。由图2可知,本年度立法会通过的法案数目显着跃升,政府及议员法案合共48项,约为以往历年会期的2倍左右。当中不少议案关乎港人切实的民生利益,包括实施劏房租务管制的条例草案、以及放宽引入海外医生限制的条例草案等,强化了过去一年来立法会远离政治争拗、聚焦经济民生的主轴。

图3 近3年来香港社交媒体有关立法会的讨论中涉“暴力事件”与“拉布”议题的舆情声量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 近3年来香港社交媒体对立法会的满意与愤怒指数变化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之所以过去一年立法会的议事效率创下10年来新高,是因为乱港势力退场后,议场内的暴力事件和“拉布”不复存在。如图3所示,直到国安法生效之前,反对派仍热衷于在立法会内大搞“拉布”、肢体对抗、暴力冲击等手段阻挠施政。不过,随着国安法、“爱国者治港”的逐步落实深化,立法会在过去一年来告别政治乱象,有力扭转了港人原有的负面观感,民意对立法会的正面评价稳中有升。如图4所示,香港社交媒体对立法会的“满意指数”与“愤怒指数”于今年第一季度首度出现“黄金交叉”。

  不少港人认为,过去一年来的立法会不再被“盲反”所裹挟,却也没有出现议员“盲撑”特区政府、一面倒为港府护航,反而更好地发挥了监察政府的作用,他们提出的一些理性批评与建议,较以往议政质素有不小提升。另有观点乐见行政与立法之间逐步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认为虽然立法会本年度高效通过大量政府法案,但这绝不代表议会是“橡皮图章”,指出议员在审议法案过程中提出的关注点及改善方案,不少都获政府接纳并成为修正案。

图5 香港网民对反对派“议会战线”关注度及嘲讽情绪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过去一年来香港立法会的畅顺运作、高效议事以及关注经济民生,显然是对当年鼓吹“议会战线”的反对派、乱港势力的一次强有力回击。如图5所示,去年泛民议员“总辞”后,特别是今年人大完善选制决定出台以来,反对派就对“议会战线”兴趣缺缺,不仅关注度跌至冰点,嘲讽情绪也升至3年来最高,充分证明当初反对派曾投入大量资源、人力并全方位发动宣传的“议会战线”已彻底沦为一个笑话。这也意味着,立法会过去一年所发生的积极转变,日后有望得到延续与巩固。

  中评智库认为,在国安法与“爱国者治港”保障下,立法会已经走出过去政治斗争的泥沼,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肯定!最重要的是,本年度议事表现与成绩充分证明,乱港势力被清除出去之后的立法会,是一个更有利于理性问政、良性监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民意机构,相信新一届立法会产生后,香港民主政治发展将更和谐、更高效、更得民心。

图1 香港社交媒体对本届立法会上任至今涉及政治、经济、民生议题的声量占比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1月4日电/香港第六届立法会会期于10月28日结束,过去一年延任议会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不仅议政氛围与运作效率都有明显改善,通过的法案创下20年来新高,也是自2008年第三届立法会以来首次处理完毕会期内所有法案。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立法会在过去一年已经告别对抗、失序与暴力的政治乱象,港人对立法会的总体满意度上升,乐见议会重回理性、提高效率,聚焦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

  回顾2016年本届立法会议员上任至今,前四年任期几乎完全被“泛政治化”阴霾笼罩,直到最近一年才出现明显改观。如图1所示,香港社交媒体在大部分时间内对立法会内政治议题的关注、讨论都占据至少五至六成的声量,特别是上任之初“宣誓风波”、前年“修例风波”前后,立法会彻底沦为黄蓝厮杀的政治角斗场,亦成为乱港势力呼风唤雨以及公开策动“颜色革命”的最大舞台。自香港国安法生效、因疫情押后立法会选举、以及去年11月泛民议员“总辞”以来,立法会内部政治对立氛围持续淡化,聚焦经济民生、推动高效施政逐渐上升为主旋律,香港社交媒体涉及立法会经济民生议题的声量合计占比自今年一季度起就已经超过政治议题,香港立法会的政治生态、舆论生态都出现了结构性的积极转变。

小学生手工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