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连福: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及理论贡献
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损有余补不足”等思想蕴含着共享的意蕴。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共享”“共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明确的实践指向。
其一,坚持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好“谁来共享”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共享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谁来共享”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