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鸿沟扩大伤害世界经济

  中评社北京10月19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上周,多家国际机构和组织不约而同发出警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应对乏力,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依然严峻。全球不均衡复苏正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而这对世界经济的长期伤害较疫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10月13日,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使近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导致全球各地在减贫方面倒退数年甚至数十年。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发表公报,呼吁加快新冠疫苗普及,遏制疫情蔓延,阻止全球经济复苏分化趋势。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国际消除贫困日致辞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复苏不均衡正在加剧南北差距。

  有分析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本已是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大难点,疫情暴发更使有关问题进一步恶化。世界银行研究显示,疫情加剧了国家之间的不平等,2021年发达经济体人均收入预计增长近5%,而低收入经济体人均收入仅增长0.5%。短期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率高企,就业机会减少,食品、水、电力短缺,工厂和港口关闭,物流及供应链瓶颈等问题。中长期看,南北差距的扩大将伤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使得出现各类风险的概率增加。

  “疫苗鸿沟”是眼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各经济体间呈现增长分化趋势主要是因为疫苗获取能力和政策支持上的显着差异。为此IMF提出了加快疫苗普及,争取实现全球疫苗接种率今年年底达到至少40%、明年年中达到至少70%的目标。有观点认为,跨越“疫苗鸿沟”需要提供有成本收益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特别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不仅需要加大支援力度并切实履行已有的疫苗捐赠承诺,更需要加强与疫苗生产商的协调力度,取消对疫苗及其生产原料的贸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