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韬语中评:习总书记涉台讲话指向明确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海涵)10月9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重要讲话中的涉台部分,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彭韬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涉台讲话内容虽只有432字,但内涵丰富、思想深远;且登高望远、指向明确。从历史发展全局、国家战略高度、警告“台独”分裂势力及外来干涉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布局和整体目标。
彭韬说,针对岛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习近平涉台讲话一如既往重申我们对台的立场和态度,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等对台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既彰显了对台工作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也体现了政策的可持续性、延续性及现实性。同时强调坚定和平统一信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而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与台湾同胞福祉,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讲话对数典忘祖的“台独”分子和图谋不轨的境外敌对势力发出迄今以来最严厉警告,再次传递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现实威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两岸实现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这一大势,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彭韬向中评社记者谈及他对习近平总书记涉台讲话的三方面理解,其一,讲话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刻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体现了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抚今追昔,台湾自近代以来先后经历了统一——分离——统一——分离的特殊状态。近代台湾的不幸既是民族弱小、国家危亡所造就结果也是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象征,但随着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渐实现民族复兴,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标志。正如习近平在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我们必须承认两岸尚未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创伤,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改变,两岸同属一中,两岸仍在分离的状态只是中国内战的时代产物,两岸之间的统一不是政权和疆域的变更,而是结束了内战政治对立格局与状态的历史事实。两岸统一,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也是对未来两岸大势的判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大势,历史进程不可阻挡。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回应时代召唤所做出的历史抉择。
其三,讲话体现了强烈的警告意味,严厉批判了民进党当局及境外敌对势力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彭韬说,习近平在纪念大会讲话中强调:‘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两岸关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根源就在于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以疫谋独”“倚美谋独”“以武拒统”,妄图将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台独”分裂势力的丑恶行径,再次证明他们顽固进行谋“独”挑衅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乱源,是威胁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毒瘤,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灾难。立足当前,统一是正道,“台独”是绝路。坚决与“台独”分裂势力作斗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成为两岸的最大公约数。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5月1日刊发的《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这篇文章所言:“假如“台海冲突”发生,那将会是一场灾难,不仅会导致中美两个核大国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提升,而且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马英九也说:“解放军攻台首战即终战”。“台独”只会把台湾引向战争,将台湾民众陷入灾难,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台独”不等于台湾,更不等于台湾人民,希望台湾民众擦亮眼睛,“台独”注定是歧路、是死路,“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彭韬认为,辛亥革命精神是一份炎黄子孙奋斗史的历史画卷,更是一种华夏精神斗争史的真实写照。因此两岸不光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同时共享共有着这一份独一无二激励我们为民族复兴不断奋斗、不断向前的辛亥革命精神。当下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更有利于推动解决两岸问题。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同为中华儿女,作为辛亥革命主导者的孙中山追求统一和民族复兴宏愿,理应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他为实现国家统一做过很多有益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他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为践行国家统一,孙中山进行了一系列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革命活动,为反分裂、求统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在伟大的国家统一旗帜感召下,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和平统一,留下的遗训弥足珍贵。时至今日,台湾与祖国大陆仍处在分裂之中,这既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向和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违反中山先生的谆谆告诫。只有统一,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今天海峡两岸的全体中国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应牢记中山先生遗训,不负先驱重托,共同实现革命先驱等先贤的政治遗愿,共同完成历史使命,即两岸同胞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海涵)10月9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重要讲话中的涉台部分,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彭韬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涉台讲话内容虽只有432字,但内涵丰富、思想深远;且登高望远、指向明确。从历史发展全局、国家战略高度、警告“台独”分裂势力及外来干涉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布局和整体目标。
彭韬说,针对岛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习近平涉台讲话一如既往重申我们对台的立场和态度,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等对台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既彰显了对台工作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也体现了政策的可持续性、延续性及现实性。同时强调坚定和平统一信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而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与台湾同胞福祉,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讲话对数典忘祖的“台独”分子和图谋不轨的境外敌对势力发出迄今以来最严厉警告,再次传递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现实威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两岸实现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这一大势,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彭韬向中评社记者谈及他对习近平总书记涉台讲话的三方面理解,其一,讲话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刻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体现了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抚今追昔,台湾自近代以来先后经历了统一——分离——统一——分离的特殊状态。近代台湾的不幸既是民族弱小、国家危亡所造就结果也是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象征,但随着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渐实现民族复兴,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标志。正如习近平在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我们必须承认两岸尚未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创伤,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改变,两岸同属一中,两岸仍在分离的状态只是中国内战的时代产物,两岸之间的统一不是政权和疆域的变更,而是结束了内战政治对立格局与状态的历史事实。两岸统一,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也是对未来两岸大势的判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大势,历史进程不可阻挡。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回应时代召唤所做出的历史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