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慎答中评:日本对华政策走向关键在中美
中评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 徐梦溪 实习记者 王嘉航)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何思慎近日接受中评社专访,就岸田文雄当选首相后的内政外交风格和特点,以及未来上台之后的日台关系走向发表看法。何思慎表示,日本未来对中国的政策和日台关系走向,关键还是在于中美关系。
采访中,何思慎指出,目前自民党在国会中拥有300多席次,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自民党不会变成在野党,但最终能在国会保持多少席次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目前自民党的内部评估大致认为其在国会的席位可能会下降,因此国会选举的悬念在于:自民党究竟会掉多少席位,掉到什么程度。这将决定岸田最终究竟能成为一个比较强势的首相还是一个比较弱势的首相。如果自民党的国会席位下降太多,对于刚刚上台接任首相的岸田文雄来讲,无疑会是一个严重的政治打击。
另外,何思慎指出,岸田文雄任内不太可能像安倍晋三一样展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此次岸田文雄的当选是派系妥协的产物。在47个府道州县中他仅得了8票,而河野太郎则囊括了4/5的地方票,后者输掉的是在参众两院的国会选票。今后的日本政坛是否会有所谓“岸田色彩”,很大程度上要看10月的选举结果。
何思慎指出,在本次国会大选中,外交、安保、以及对中国的政策等议题相对重要性会下降,日本更加重视的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经济、社会服务、教育、高龄化等问题。
在内政领域,何思慎认为,岸田上台之后可能会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控制好疫情,二是如何让日本的经济复苏。在经济领域,虽然岸田没有像高市早苗那样继承安倍的所谓的“三支箭”,但是岸田承诺过要维持从安倍以来的财政货币宽松政策。因此他很可能还是沿着安倍的路子继续走下去。这可能也是日本自民党、派系、财界等支持岸田文雄、反对标榜改革的河野太郎的原因。
在外交方面,何思慎认为,如果中美对抗持续尖锐化,那么中日关系的空间就会相对的狭小,两岸关系也同样如此。如果中美关系在孟晚舟释放后持续释出改善的信号,甚至于能够有元首峰会,那么中美关系都会比现在的状况好。至于日本,何思慎指出:中日关系在本质上很大程度受中美关系的影响。如果中美关系之间存在回旋的余地,日本是断然不敢在中美关系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继续对中国采取对抗的姿态。
在安保方面,岸田文雄和河野太郎的背景很像,他们都曾担任过外相和防相。何思慎认为,在安保上,岸田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就是安倍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防卫还有一个未尽之事——对专守防卫做更具弹性的解释。这牵扯到日本正在讨论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自卫队的转型,未来日本可能除了苍龙级潜舰这种所谓的“绝气推进”技术之外,一步到位就把潜艇改造为核子动力潜艇。自卫队很可能从现在的防御型变成攻守型或攻守俱佳的自卫队,这样才能使武器装备跟得上日本所谓的专守防卫的讨论,或者说是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讨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导,美国的中程导弹会不会部署在日本,岸田文雄怎么样去接招,这可能是我们观察日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
何思慎指出:“我认为中导上日本对中日关系的作用力是很大的,甚至于超过当时在韩国部署萨德飞弹防御系统。”但他也提到,岸田在未来的短时间之内,这些问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要看民意给他多少支持。换言之,只有当岸田不是一个短命内阁时,才有办法来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否则这些问题只能交给下一任首相。
何思慎认为,未来会有很多内政、外交、安保难题摆在岸田面前,岸田和菅义伟的不同在于,岸田要以刚刚这些问题作为他未来主政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比办奥运还要困难许多。
谈及日台关系,何思慎认为日本在一个中国政策上不会“冲到前面”,换言之,如果美国维持一中政策,将它作为美中关系的护栏的话,日方也不会去挑战。何思慎强调,在台湾和日本的关系中,日本会很重视台海到底会不会有战争,这并不是说日本在意台湾的安全,或者说要保护台湾,最重要的还是害怕日本的南面有战事波及到日本。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应该还是会维持一贯的立场,希望两岸问题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
中评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 徐梦溪 实习记者 王嘉航)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何思慎近日接受中评社专访,就岸田文雄当选首相后的内政外交风格和特点,以及未来上台之后的日台关系走向发表看法。何思慎表示,日本未来对中国的政策和日台关系走向,关键还是在于中美关系。
采访中,何思慎指出,目前自民党在国会中拥有300多席次,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自民党不会变成在野党,但最终能在国会保持多少席次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目前自民党的内部评估大致认为其在国会的席位可能会下降,因此国会选举的悬念在于:自民党究竟会掉多少席位,掉到什么程度。这将决定岸田最终究竟能成为一个比较强势的首相还是一个比较弱势的首相。如果自民党的国会席位下降太多,对于刚刚上台接任首相的岸田文雄来讲,无疑会是一个严重的政治打击。
另外,何思慎指出,岸田文雄任内不太可能像安倍晋三一样展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此次岸田文雄的当选是派系妥协的产物。在47个府道州县中他仅得了8票,而河野太郎则囊括了4/5的地方票,后者输掉的是在参众两院的国会选票。今后的日本政坛是否会有所谓“岸田色彩”,很大程度上要看10月的选举结果。
何思慎指出,在本次国会大选中,外交、安保、以及对中国的政策等议题相对重要性会下降,日本更加重视的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经济、社会服务、教育、高龄化等问题。
在内政领域,何思慎认为,岸田上台之后可能会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控制好疫情,二是如何让日本的经济复苏。在经济领域,虽然岸田没有像高市早苗那样继承安倍的所谓的“三支箭”,但是岸田承诺过要维持从安倍以来的财政货币宽松政策。因此他很可能还是沿着安倍的路子继续走下去。这可能也是日本自民党、派系、财界等支持岸田文雄、反对标榜改革的河野太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