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香港爱国主义教育亟待推动
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202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于9月19日顺利举行。这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一场重要选举,亦是“爱国者治港”原则的生动实践。笔者认为,在“爱国者治港”新格局逐步形成过程中,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动迫在眉睫。
回归至今,香港在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中面对诸多阻碍和挑战,这些问题有些来源于历史,有些受到外部势力干扰,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害。修例风波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外国势力煽动下的社会撕裂,更要重视并深思香港爱国主义教育深度缺乏的问题。正如香港中联办副主任罗永纲出席香港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致辞时指出,广大香港同胞不仅要加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更要加深对当代国情国策的认识,知道我们要向何处去,从而真正走好脚下的路,走出一条不变形不走样的爱国正道。
爱国主义教育若长期在香港缺席,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最终受害的只会是每一位香港市民。因此,走出爱国正道,需要爱国主义教育的助力。在笔者看来,香港社会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二,社会各界要协助营造良好且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不同的政党、社团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夯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和基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香港各界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不但包括研讨会、渔船维港巡游等传统活动、更增加了快闪、观影等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多香港市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建立新中国,让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史。此外,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来港等方式,都能潜移默化地让爱国情感逐步深入到香港市民心中。
第三,构筑多元化、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香港社会推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简单割裂于一个个独立的活动,亦不应以形成爱国主义的基本氛围为最终目标。香港应当与内地展开密切的沟通联系,积极建构起一个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更多更为便捷的实践基地,香港中小学可以与大湾区各内地城市学校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例如利用广东省的国防教育基地举办“国防教育营”,以增强香港学生对国防教育的了解,以及对国防意识、爱国意识的培养。此外,两地学校之间可以签订协议,展开定期的交流活动或是交换学习,让更多港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对国家有客观准确的认知。
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202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于9月19日顺利举行。这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一场重要选举,亦是“爱国者治港”原则的生动实践。笔者认为,在“爱国者治港”新格局逐步形成过程中,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动迫在眉睫。
回归至今,香港在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中面对诸多阻碍和挑战,这些问题有些来源于历史,有些受到外部势力干扰,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害。修例风波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外国势力煽动下的社会撕裂,更要重视并深思香港爱国主义教育深度缺乏的问题。正如香港中联办副主任罗永纲出席香港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致辞时指出,广大香港同胞不仅要加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更要加深对当代国情国策的认识,知道我们要向何处去,从而真正走好脚下的路,走出一条不变形不走样的爱国正道。
爱国主义教育若长期在香港缺席,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最终受害的只会是每一位香港市民。因此,走出爱国正道,需要爱国主义教育的助力。在笔者看来,香港社会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