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解决农业低产低效难题
张瑞宏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要实现高产高效,并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加大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速农机农艺的融合一体化,切实转变农业的种养殖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高效高产,最终达到大幅度提高粮食种植效益的目标。”江苏省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计华明说。
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在昆山市农业示范基地采访时看到,这里不再是过去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而是应用流水线全自动水稻育秧、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插秧、物联网监测,呈现出了现代化农业的新业态。
据了解,截至2020年,该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95.3%,其中,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5%。目前,昆山已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江苏省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
像办智能工厂一样发展现代农业
靠江临湖的苏南,过去是一个“鱼米之乡”。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如今这里土地“寸土寸金”,更是遇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仍不高等多方面的发展瓶颈。